-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史为鉴—我对日本武士道及军国主义的一点看法
以史为鉴—我对日本武士道及军国主义的一点看法
学校:綦江区松藻学校
姓名:陈冠华
电话 学段:初中
摘要:日本与我国隔海相望,历史渊源深厚,关系错综复杂。当下,我国与日本的关系颇显微妙,引人深思。本文将从史学观点出发,浅析日本武士道及军国主义的形成、发展及深远影响。旨在探索和平发展新时期下的两国关系,如能起到警示与引出思考即达到预期目标。本文笔法粗浅,如有语句不当之处万望海涵,旨在抱砖引玉,共同探讨。
关键词:武士道精神 军国主义 和平与发展
一、武士道精神浅析
(一)思想形成与发展
追根溯源,笔者认为日本的军国主义之根在“武士道精神”。 效法唐制的“大化改新”使得日本从奴隶制社会迈入了封建社会的大门,使之经济发展、政治稳健、言路广开,视野拓展。“大化改新”之后,日本在封建社会的探索道路上稳步前行。至中古时期,日本结束了小国林立的混乱局面,由位于本州岛中部(奈良)的大和国家实现统一,大和也就成了日本的别称,至此,天照大神的直系后裔—天皇,写进了大和民族的史册之中。但天皇作为日本实际最高统治者的时间并不长。自公元6世纪大和国征服本州岛和九州岛的大部分地区后,天皇的权力达到顶峰,但从10世纪开始,日本经历了摄关政治、源平相争、镰仓幕府、室町幕府、安土桃山时代、江户幕府,天皇权力被架空了近一千年的时间,大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之意”。而在镰仓幕府之时,武士道精神起源了,经江户时代吸收了我国儒家和佛家的思想而形成。最初的武士道精神还一度崇尚“忠信、廉耻、尚武”,但随着幕府时期征战不休,武士道精神在儒、佛真谛上愈走愈远,加之日本本土神道教的影响,最终让武士道定格在了“愚忠、残暴、嗜杀、迷信”等字眼之上。天皇的孱弱、战争的频繁、地理位置的劣势、起步较晚的封建主义,种种外部内部因素的综合制约使得日本终究没能出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思想局面,而武士道精神的一家之言在日本历史进程中愈演愈烈,专断蛮横的思想势必表现在执狂的行为之上,所以,在我们眼中种种不能理解的偏激行为开始“荣登大堂”
(二)偏激的行为模式
武士道精神的偏执,首先反应在了国家的上层行为之中。武士道首要是对“君”的绝对服从,我国古代有着“君有过。臣三谏而不纳,则逃之”。而在武士道看来,这是畏死的莫大表现、是耻辱的行为。首先,君之言,作为武士的臣是必须服从的,如有冲突,很简单,臣死而表忠。武士道在日本国家的上层之中,形成了“以死亡为觉悟”的简单行为。武士道的这种封建遵从,变成了“死的干脆”四个字的具体写照。其次,武士道在平民生活中演变成为“武士道家训”行为模式,家训讲究忍、义、忠。忍是对绝对痛苦的忍耐,义是对家人的责任,忠是对家长的服从。表面上看无可厚非,但在为上却有失偏颇。举个例子:在室町幕府时代,武士吉川战败断臂归家,受到妻子指责,说其畏死,不配做武士。其悔恨不已,在妻子的帮助下最终成功剖腹,而妻子对儿子说:“父死,荣,妻儿应随之,汝惧否?”13岁的儿子答道:“无惧,然。”然后便出现了妻子砍掉儿子的脑袋,自己剖腹而亡的事件。所以,我姑且认为“武士道家训”是歪曲理解了道义、忠信的一种非人道主义精神。其实质无非是对胜利的偏执、对失败的逃避、对生命意义的践踏,但这种看似疯狂的行为在日本却是荣誉的写照,这种不惧死的觉悟成为了当时日本的主流行为,偏激的行为模式无不透漏出武士道精神内里的残忍、凶狠。
随着武士道思想在日本全民族根源化,日本军国主义形成有了思想基础。而疯狂的军国主义侵略行为又将如何演变,我们下面接着阐述。
二、军国主义的历史嬗变
军国主义是以武士道精神作为思想基础的一种全民族的人生观,世界观。其表现为:对内毒化和控制日本国民思想第一阶段从明治政府成立起到西南战争结束的1877年。,建立起军国主义的经济基础,建立了军国主义的武装和警察、监狱,并开始对外实行侵略扩张。第二阶段是近代日本军国主义体制完全确立阶段。以陆军卿山县有朋发布《军人训诫》和《参谋本部条例》的1878年至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的1894年。这一时期,日本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思想各领域均确立起军国主义体制。第三阶段是发展与演变阶段。从甲午战争后的1895年至法西斯军国主义败亡的1945年。在这期间,资产阶级与封建统治者妥协的产物确立和巩固了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政府日本近代军国主义确立后,几乎是每5年就对外用兵一次,直至彻底败亡。不甘处岛国之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