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字通用类术语的辨析.doc
文字通用类术语的辨析
摘 要: 古汉语中的通用字包括通假字、古今字、?体字。但由于通用类术语的使用没有一个统一标准,有可能导致这几种不同性质的文字现象出现混乱,特别是在我们通行的几本古代汉语教材中。因此,本文就把王力版与郭锡良版《郑伯克段于鄢》释文进行了对比,从而对文字通用类术语进行辨析。
关键词: 通用字 通用类术语 释文比较
通用字一般包括通假字、古今字和异体字等,这些文字现象是有实质上的区别的,但是在我们现存的古书及通行的中小学教材中的释文里面,对这三种不同的文字现象术语的使用仍然比较混乱。往往同一个字,甲说是古今字,乙说是通假字,丙说是异体字。如:《荀子?劝学》:“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对“暴”的解释,文言读本中的释文:“通‘曝’”;《汉语大字典》的解释:晒,晒干,后作“曝”;朱星版的《古代汉语》的解释:“同‘曝’”。甚至还共用“通”、“同”来表示不同的文字现象。这就会出现相同的术语表示不同的文字现象或不同的术语表示相同的文字现象的混乱情况。因此有必要对古书或教材中的文字通用类术语进行辨析,这样才有利于我们理解字与字之间的关系,进而帮助我们理解文意。那么通假字、古今字和异体字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在此首先要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所谓通假字是指用字的假借,即“本有其字,依声托事”,也就是某些词原先已经为它造过专用字,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是另找了一个与它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它。通常我们用“通‘×’”的格式来体现;古今字是汉字在发展中所产生的同一词义先后异字的现象,即表达同一词义,因时代不同而出现形体不同的汉字。其中产生时代较早的称为古字,产生时代较晚的称为今字。通常我们用“‘×’的古字”、“后多作‘×’”来体现;异体字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形体不同而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下都可以互换的字。通常我们用“同‘×’”来体现。它们的区别笔者用下面的表来体现:
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区别表
王力版与郭锡良版《古代汉语》在现今?多的古代汉语教材中算是比较优秀的两套,但是白璧亦难免微瑕,两本书在释文部分对通用字的处理仍有不少可商榷之处,笔者不揣浅陋,择《郑伯克段于鄢》这一部分的释文,阐述如下:
《郑伯克段于鄢》通用字注解情?对照表①
我们发现这个表中有六处不同,具体分析如下:
其一,王力版与郭锡良版都将“寤”看做通假字,“寤”的本义是“睡醒,醒”,“?”的意思是“背逆,抵触”,《说文?午部》:“?,逆也。”《汉语大字典》对“牾”的解释是同“?”,《正字通?牛部》:“牾,与忤、逆通。又与?同。”从这个解释我们可以看出“?”与“牾”这两个是一组异体字。“寤”与“?”、“牾”?有任何字形、字义上的瓜葛,只因读音相同,就拿来借用了。而在借用的时候,本字和借字之间是在同一历史平面上的用字现象,其间为?向的共时关系。因此,王力与郭锡良把它们看成是通假字关系,这点是相同的,也是正确的。他们注解的不同只是用了不同的借字来代替本字而已。
其二,王力版与郭锡良版对“大”的解释很不一样,王力的解释是“‘大’后来写作‘太’”,由此可以看出王力是将“大”与“太”看成是古今字;郭版的解释是“‘大’通‘太’”,可见郭锡良是将它们看成一组通假字。《汉语大字典》中对“大”的解释有几个义项:“①大,与小相对也……⑥极、很。⑦年辈较长或排行第一的。”《古代汉语词典》中对“太”的解释有:“①大。②身份或辈分高的。③副词,表示程度过分。”从这些所列义项可以看出“大”与“太”在意义上是有相同之处的,所以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大”与“太”的关系不是通假。《汉语大词典》中对“大”的解释是:“大”,“太”的古字。清?江沅《说文实例》:“古只作‘大’,不作‘太’,亦不作‘泰’。〈易〉之‘大极’,〈春秋〉之‘大子’、‘大上’,〈尚书〉之‘大誓’、‘大王王季’,〈史〉〈汉〉之‘大上皇’、‘大后’,后人皆读为‘太’。”由此可以看出“大”与“太”是一组古今字,所以郭版的解释欠妥。
其三,二者对“厌”的解释也有所不同。“厌”,从厂(han)?声,厂,山石的崖岩,所以“厌”有迫义,压义。“?”,从甘从?,“?”字从犬肉甘美会意,故有饱食之义,但是在古书中都借“厌”字为之,借字行而本字废。因此,当“厌”借为“?”这个词时,才有“满足”之义。在表达“满足”时,“厌”与“?”是通假字,此时“?”是本字,而“厌”是借字,所以王力犯了当注通假字而未注的错误。
其四,二者对“?”的解释:王力认为“?”通“ ”,黏,这里表示与某人关系密切;郭锡良认为“?”同“昵”,亲近。《说文》:“?,日近也。从日,?声.”《汉语大字典》:“?,亲近。”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本身有表亲近之义,而王力先生把它与“ ”看成一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16423-2020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docx VIP
- 2024《拔高训练之50类题型精练》九年级物理全一册.pdf
- 罗道病课件文档.ppt VIP
- T∕CACM 1021.89-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鸡内金.docx VIP
- 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全册教案.docx
- T/BGEA001-2019 预拌流态固化土填筑工程技术标准.pdf VIP
- (2025秋新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pdf
- 涉诈风险账户审查表.doc VIP
- CATIA自由曲面教程教程分析.doc
- 2025云南昆明巫家坝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及下属公司第三季度招聘2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