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诗经》在《左传》中的引用类型.docVIP

浅谈《诗经》在《左传》中的引用类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诗经》在《左传》中的引用类型.doc

浅谈《诗经》在《左传》中的引用类型   摘要:史传文学《左传》充满诗性色彩,突出表现就是人物语言的诗意化,他们往往借用《诗经》当中的某一句或某一段或某一首来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志,使人物语言充满了诗性气质,其引用诗经的方式类型又是丰富多彩的。   关键词:左传 引诗 类型   《左传》中大量引用《诗经》的诗句和篇目,保留了春秋时期《诗经》的重要资料,关于《左传》引用《诗经》的形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切入点,所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有的认为有训诂式、概括《诗经》旨式和寓阐释于评论三种主要方式①,有的从纵向历史归纳《左传》引诗研究规律②,有的认为《左传》引诗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人物语言引诗,二是叙述语言引诗③,有的从微观研究《左传》引诗章节分步情况④,笔者的切入点是从《左传》引诗的外部语言形式特点对《左传》中的引诗情况作一简单研究。具体见下表:   说明:本表只注重《左传》引诗的外部语言形态:“诗曰”部分专门统计文中以“诗曰”开头,下面直接引用《诗经》的诗句。“诗云”部分专门统计文中以“诗云”开头,下面直接引用《诗经》的诗句。“诗源”部分专门统计《诗经》中某首诗的历史起源,如《左传?文公六年》:“秦伯任好卒。以子车氏之三子奄息、仲行、?虎为殉,皆秦之良也。国人哀之,为之赋《黄鸟》。”这句话交代了《诗经?秦风?黄鸟》产生的来源。“诗篇”指的是文中只说出《诗经》的篇目而没有具体诗句,如《左传?襄公八年》:“晋范宣子来聘,且拜公之辱,告将用师于郑。公享之,宣子赋《?有梅》。”“诗章”指文中引用《诗经》的部分诗段,如《左传?文公十三年》:“子家赋《载驰》之四章,文子赋《采薇》之四章》。”“《诗》所谓”是指文中以“《诗》所谓”三字开头,后面接着引用《诗经》的某一句诗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如《左传?宣公二年》:“《诗》所谓‘人之无良’者,其羊斟之谓乎,残民以逞。”“《商颂》曰”指文中直接引用《商颂》中的诗句,如《左传?隐公三年》:“《商颂》曰:‘殷受命咸宜,百禄是荷’。”“《鲁颂》曰”指的是文中直接引用《鲁颂》的诗句,如《左传?文公二年》:“《鲁颂》:‘春秋匪解,享祀不忒,皇皇后帝,皇祖后稷’。”   对于《左传》引《诗》的具体数量,目前学术界说法不一,董治安在《先秦文献与先秦文学》中的统计结果是:引诗219条,赋诗68处。张林川、周春健统计的结果是:言《诗》之处凡277条,涉及《诗》152篇,其中可以划归引《诗》范畴的共255条,涉及《诗》132篇。并且将其分类:“《左传》277条言《诗》可以分为如下六类:一曰‘赋诗’,二曰‘诵诗’,三曰‘歌诗’,四曰‘言语引诗’,五曰‘作诗’,六曰‘泛称诗’。⑤夏承焘统计的结果是:引诗一百三十四处,其中关于卿大夫赋诗的共三十一处。⑥就统计数字来看,各家数字都不相同。造成上述统计数字不同的原因是分类的标准不同,笔者的作法是从语言外部形态入手,凡是与《诗经》诗句、篇目、篇章有关的,都在统计之列,并且把《左传》引用《诗经》的外部形态做了归类,应该说条目比较清楚,所依据的版本是岳麓出版社的《左传》版本,全文逐页查询统计两遍,每一句诗句的出自页码都做了标记,遗漏的可能性相当小,数据比较可靠。   以上仅就引用的外在形式而统计,如果从运用的目的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一是人物语言引诗,所谓人物语言引诗是指人们在言谈话语中对《诗经》的一种引用活动,这种情况在外交场合运用得特别多。春秋时期,邦国间的公卿、列士和行人在交往过程中,除在一些场合依礼制赋《诗》以外,还经常在交谈、发表议论和评论时随口引《诗》,以提高文采,或让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尤其在外交场合常常赋诗言志,如《左传?文公三年》:“公如晋,及晋侯盟。晋侯飨公,赋《菁菁者莪》。庄叔以公降,拜,曰:‘小国受命于大国,敢不慎仪。君贶之以大礼,何乐如之。抑小国之乐,大国之惠也。’晋侯降,辞,登,成拜。公赋《嘉乐》。”即是赋诗言志的类型。关于《诗经》在现实生活中广泛运用的情况,其他先秦典籍也有记载,如《论语?子路》:“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这强调了《诗经》在人们日常政治外交生活中广泛用诗的社会风气,也是中华民族早期文明的体现。   二是叙述语言引诗。即《左传》在叙述历史过程中,不时对历史人物或事件进行评论,也经常引《诗》如:《左传?成公十二年》记载:宾曰:“若让之以一矢,祸之大者,其何福之为?世之治也,诸侯闲于天子之事,则相朝也,于是乎有享宴之礼。享以训共俭,宴以示慈惠。共俭以行礼,而慈惠以布政。政以礼成,民是以息。百官承事,朝而不夕,此公侯之所以?城其民也。故《诗》曰:‘赳赳武夫,公侯?城。’及其乱也,诸侯贪冒,侵欲不忌,争寻常以尽其民,略其武夫,以为己腹心股肱爪牙。故《诗》曰:‘j赳赳武夫,公

文档评论(0)

lnainai_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