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抗菌药物应用分级管理指导意见.
关于抗菌药物应用分级管理指导意见
各科室:
按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市卫生局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要求,结合到我院就诊患者群体的实际情况,根据抗菌药物特点、临床疗效、细菌耐药情况、药物副作用以及病人的经济情况等因素,将目前我院临床使用的抗菌素分级使用,目的为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保证用药安全、有效、经济,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
一、基本原则
(一)在无明确预防用药特征情况下,非感染性疾病和病毒疾病不用抗菌药物。
(二)力争在使用抗菌药物前采集标本,及时送病原等检查和药敏试验(送检率要求达到50%以上),未获结果前或病情不允许耽误时,可根据临床诊断预测病原体,实施经验治疗。一旦获得检验结果,再按药敏试验和临床用药效果等调整用药方案。
(三)感染性疾病的经验治疗十分重要。对社区轻型获得性感染,或初治患者,可选一般常用抗菌药物。对院内感染或严重、难治性感染,应选用抗菌谱广、活性强及安全性好的杀菌剂,也可联合用药。对可导致脏器功能不全、危及生命的感染,则所用药物可覆盖革兰氏阳性球菌、阴性杆菌、厌氧菌及真菌。
(四)临床医师选择抗菌药物时,必须综合考虑以下诸方面:
1、药物有效性:包括抗菌谱、抗菌活性(MIC或MBC)、药代动力学特点(半衰期、血药浓度、组织分布、细胞内浓度、后效应等)。
2、药效学特点及不良反应。
3、患者生理、病理及免疫状况。
4、感染菌株的耐药状况及其变迁,药物对酶的稳定性及酶诱导能力大小等,选用对感染菌敏感的药物。
5、有多种药物可供选择时,应以窄谱、不良反应少、价廉者优先。
(五)药物的更替:一般感染者观察72小时,重症者观察48小时,结合疗效及临检结果,决定是否需更换药物。
(六)疗程:一般感染,在症状体征消失后继续用药2-3天,特殊感染的特定疗程除外。
(七)尽量避免皮肤和粘膜局部用药,以防耐药菌株的产生。如局部病灶药物难以达到有效浓度时,可选用呋喃西林、新霉素、杆菌肽、莫匹罗星、磺胺醋酰钠等不常用抗菌药。
一般不用抗菌药物雾化吸入作为气道预防给药。
(八)按照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办法,实行抗菌药物分线使用,并有计划对同类或同代药物轮换使用。
(九)医院感染管理科要定期公布本院及有些重点科室(如ICU等科)常见致病菌及耐药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十)细菌的分离、鉴定、药敏试验应按卫生部要求进行质量控制,并需监测耐甲氧西林(PRS),万古霉素中介及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VP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并尽快开展革兰氏阴性杆菌产生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等的检测。
(十一)加强对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监察,建立报告制度。开展对老年、婴幼儿、肝肾功能不良等特殊病人的药物浓度监测。
(十二)对病情复杂的难治性感染,组织有关专业人员会诊,制定给药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二、抗菌药物分线使用分级管理原则
(一)抗菌药物分线原则:
1、一线药物:(非限制使用药物)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小、价格低廉的抗菌药物,可按临床需要开放使用。
2、二线药物:(限制使用药物)疗效好,但不良反应较多见或价格较贵的药物,应控制使用。
3、三线药物:(特殊使用药物)有独特疗效,但价格昂贵,不良反应较明显或新上市的药物,应严格控制使用。
(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
1、根据病情,住院医师只限有“一线”处方权,需用二线药物,应有药敏结果作依据。若无药敏依据,则应由主治或主治以上医师签名。
2、根据病情需要用三线药物治疗时,处方权限于副主任职称以上的医师(包括副主任医师)和科主任。主治医师开具的“三线”处方需经科主任或业务主管部门同意并在处方上签名。
3、下列情况可直接用二线以上药物(或药敏试验证实对一线药物敏感时,应考虑改为一线药物)
(1)感染症状严重者如:
①脓毒血症、中毒性休克、呼吸衰竭、DIC等综合征、多发性创伤致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
②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③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包炎。
④脏器穿孔致急性腹膜炎、急性盆腔炎等。
⑤严重肺部感染、骨关节感染、肝胆系统感染、蜂窝组织炎等。
⑥重度烧伤、严重复合伤、多发损伤合并重症感染等。
⑦混合感染可能者。
(2)免疫功能低下的感染患者,包括:
①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②接受抗肿瘤化学疗法者。
③接受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者。
④WBC<1X109/L或中性粒细胞<0.5X109/L者。
⑤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者,艾滋病或年老体衰者。
⑥脾切除后不明原因发热等。
(3)致病菌仅对二线或三线药敏感的感染性疾病。
三、抗菌药物预防应用药物原则与用药方案
(一)抗菌药物预防应用原则:
1、系指对尚未有感染症状的患者的用药指征:
对预防可能发生的感染有一定效果,或不用药发生感染后果严重者。
2、应在充分考虑感染发生可能性、预防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