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王勃对唐诗发展的贡献.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王勃对唐诗发展的贡献.doc

试论王勃对唐诗发展的贡献   在中国文学史上,“才如江海命如丝”的人物不胜枚举:有“一生襟抱未曾开”者,如李贺;有仕途坎坷、潦倒终生者,如李商隐;有漂泊天涯、终老江湖者,如杜子美;而王勃,则是那些才华横溢、英年早逝者的代表。   王勃约在649年出身于一个声名卓著的贵族世家。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县)王氏,乃河东望族,世代为官。王勃的祖父乃隋末大儒、名医王通;叔祖王绩,亦通医术,唐初曾两度入仕,后隐居,以嗜酒而闻名。《五斗先生传》即出自其笔下。王勃的父亲名福峙,曾出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交趾县令、六合县令、齐州长史等职。   王勃幼时已负文名,九岁著《汉书指瑕》,朝中一位主管司法的官员(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誉之为“神童”,向朝廷表荐。王勃通过“对策”这种特殊的考试进入宫廷,授朝散郎。此时王勃尚是一位14岁的少年。后来,因戏作《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于是,王勃出游巴蜀,不久,谋得一个虢州参军的官职。再后来,他因擅杀官奴而获罪。只是赶上唐高宗册立太子,大赦天下,王勃方挣脱了缧绁之苦。其父王福峙因此受累,被贬到交趾(今越南)任县令。上元二年(675)或三年(676)六月,王勃南下交趾看望他的父亲,在渡海北返时,坠海而死,时年约27岁。据当代作家王充闾先生《千载心香城外烧》一文所述,王勃的尸骨葬于今越南义安省宜禄县宜春乡蓝江左岸,后人还为其建有祠庙。但坟墓和祠庙在1972年被美国飞机炸毁,只留下一处荒榛遍地的遗址。   初唐四杰,才高命蹇,王勃的生命尤为短暂;然而,在四人中,王勃的文学成就是最大的。   一篇《滕王阁序》,光耀千古,但是,王勃对中国文学的贡献,主要的不是在这篇骈体文,而是在他的诗歌。   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大分裂时代,权利在一些“野蛮”的贵族手中更替,士大夫们的理想破灭了。尤其是在南方,诗歌只掌握在皇帝和氏族手中,沦落为宫廷的装饰品,变成他们高雅的消遣,诗风柔靡轻艳。初唐,当时代表性的诗人都是陈隋遗臣,他们的作品从题材到格调,仍承袭齐梁时的旧习,诗风绮丽、婉媚、雕琢,“遗理存异,寻虚逐微。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隋?李谔《上高祖革文华书》)如上官仪描写春色的句子:“晚树流茑满,春堤芳草积。风光翻露文,雪华上空碧。”如虞世南咏早朝的诗:“玉花停夜烛,金壶送晓筹。日晖情琐殿,霞生结绮楼。”而苏?则这样写:“晓光云外洗,晴色雨馀滋。降鹤因韶德,吹花入御词。”   宫廷诗也不是一无长处。宫廷诗人把诗歌语言改造得精炼灵巧,使句法更加自由、词类更加多样,为“近体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无论如何,宫廷诗对人们的束缚和不良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损本逐末,流遍华壤;递相师祖,久而愈扇。”“世俗以此为高,朝廷据兹擢士。”(隋?李谔《上高祖革文化书》)   同为“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在《王勃集序》中写道:“争构纤微,竞为雕刻。糅之金玉龙凤,乱之朱紫青黄。骨气都尽,刚健不闻。”   王绩,也就是前文提到的王勃的叔祖,是一位特立独行者。诗风简净,意境高古,迥异于当时流行的“宫廷体”。但他一个人的影响毕竟是太弱了,形不成气候。真正改变齐梁遗风的正是“初唐四杰”杨王卢骆。   杨炯,是“四杰”中生活相对安稳的一个。他的边塞诗风格遒劲,但总体成就却小一些。卢照邻,是他们中命运最悲惨的一位。他中年时,因身患风疾而瘫痪,后不堪忍受病痛的折磨,投颍水而死。卢照邻的诗尤其是病后的作品,如《五悲》中句子:“孤猿哀怨,独鹤惊鸣,萝月寡色,风泉罢声。嗟昊天之不吊,悲后土之无情。”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感受,“一字一句,镂出肺肠”,让人不忍卒读。这是在矫饰、优雅、节制的“宫廷体”中所找不到的。“四杰”中,骆宾王最富传奇色彩。孤傲的性格,不羁的才情,使他的诗呈现出清刚劲健的美。“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是写古人,也是在写自己。   卢照邻背离宫廷体,采用的是楚辞体;与他不同,王勃写得最好的作品是律诗和绝句。他使律诗转向简单化和个性化,但仍不失严谨。这正是他对发展盛唐律诗的贡献。《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王勃最著名的一首诗: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首诗不同于宫廷体的地方起码有二:一、这是表达自己感情的,而宫廷式只有脱离社会现实的赞美;二、它的表达直接、朴素,而后者语言矫饰是共性。这首诗语言的清新之处还在于,一洗送别诗的穷愁伤感之态,代之是昂扬奋发的风貌,这与初唐的气象是一致的。   再者,宫廷体多用一些妙语和警句,尤其是在结尾。如上官仪《咏雪应诏》:“禁园凝朔气,瑞雪掩晨曦。花明栖凤阁,珠散影娥池。飘素迎歌上,翻光向舞移。幸因千里映,还绕万年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