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式起重机(16远洋)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塔式起重机 北京市建设机械与材料质量监督检验站 王凯晖 大 纲 历史 常识 标准 原理与设计 主要结构 运行机构 常见问题 塔机的安装 选型 管理环节与流程 总承包企业的责任与义务 检验与检查 发展史—国际 国际: 1900年第一项有关建筑用塔机专利诞生 1905年出现了塔身固定的装有臂架的原始塔机 1923年制成了第一台较完整的近代塔机 1941年有关塔机的德国工业标准DIN8670颁布实施,首次正式规定以吊载(t)和幅度(m)的乘积(t.m) 二战后高速发展,型号逐渐齐全 80年代初,额定起重能力达到100000kN.m,最大幅度100m 。 发展史—国内 国内 1953年由原民主德国引进建筑师-Ⅰ型塔机 1974年,以QT3-8塔机为原型样机改造而成的上回转动臂式QT60/80塔机在北京开始批量生产 1984年由法国POTAIN公司引进H3/36B、FO/23B和GTMR360B三种机型 2011年世界最大水平臂上回转D5200-240塔机顺利下线,最大起重量达240t,是目前全球起重能力最强的塔机 名 称 型号 QTZ 100 Q — 起重机,T — 塔式,Z — 自升,100 — 起重力矩(主参数) 5013,5518 前两位数字代表最大幅度,后两位数字代表最大幅度处的额定起重量。 起重力矩 基本臂最大幅度与相应额定起重量的乘积 塔式起重机制造 制造(具备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 塔式起重机:可以在国家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网站查询。 施工升降机(包含物料提升机):可向生产厂家所在地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查询。 型式检验报告 每个型号均需要型式检验报告 核实报告中主参数表的相关内容 塔式起重机的主要特点 有效幅度大,达80%以上 最适合于建筑施工 塔式起重机的分类 安装形式:固定、行走、附着、内爬 起重臂形式:静定结构、超静定结构 变幅形式:小车变幅、动臂变幅、综合变幅 塔尖形式:塔尖、撑竿、无塔尖 主要性能参数指标 额定起重量 Q (最大额定起重量、臂端额定起重量) 幅度 R (最大工作幅度) 起重力矩 M=Q*R (公称参数) 如:QTZ100,FG5518 性能曲线 主要标准 国家标准 GB 6067.1-2010 《起重机安全规程 第1部分:总则》 GB 13752-1992 《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 GB5144-2006《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 GBT 5031-2008 《塔式起重机》 GBT 26471-2011 《塔式起重机 安装与拆卸规则》 主要标准 行业标准 JGJ 196-2010 《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 JGJ-T189-2009《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 相关标准 GB/T 5972-2009 《起重机 钢丝绳 保养、维护、安装、检验和报废》 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塔式起重机的设计 工作级别的划分 利用等级的划分(繁忙状态):(U1-U5) 工作循环,根据工作循环可以划分为5个等级3.2×104 ~ 5×105 载荷状态:(Q1-Q3) 载荷谱:Fi / Fmax 和 Fi 作用下的 Ni / Nt 工作级别:根据利用等级和载荷状态划分处不同的工作级别(A1-A5) 按用途可以分为三类,建筑塔机为U3、U4,Q2,A3、A4 结构设计方法许用应力法 设计载荷 载荷:基本载荷(自重载荷,起升载荷,各种动载荷和离心力)、附加载荷、特殊载荷和其他载荷 基本载荷:自重载荷:各部分的重力(不含起升载荷所包含的重力),钢丝绳重力的50%作为自重载荷;起升质量的起升冲击系数(0~0.1)。 设计载荷—起升载荷 起升载荷:起升质量的重力,钢丝绳重力的50%作为起升载荷;起升质量的动载系数(与起升速度有关,1.3、1.6、1.9);突然卸载引起的冲击系数。 运行冲击载荷(运行冲击系数):大车、小车的运行中轨道不平引起的冲击。 传动机构速度变化引起的冲击: 离心力:回转时部件和起升质量引起,按最不利状态取 坡度载荷:校核结构承载和机构时按0.5%考虑,永久基础可不考虑。 设计载荷—附加载荷 附加载荷:风载荷和温度载荷(一般不考虑) 风载荷=风力系数×计算风压×迎风面积 风力系数:查表, 风压:与风速的关系(0.618v2) 迎风面积:单片结构、多片结构,被吊物体 设计载荷—特殊载荷 特殊载荷:非工作状态下的风载荷、试验载荷、工作状态下的碰撞载荷 非工作状态下的风载荷:风压—(0~20m)800,(20~100m)1100,(>100m)1300 试验载荷:试验静载荷,试验动载荷 碰撞载荷:小车碰撞载荷 固定基础的反力 说明书 选型—起重性能表,地耐力 安装—最大部件的重量、重心 与

文档评论(0)

love19874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