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手工艺及其开发前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藏族手工艺及其开发前景

藏族手工艺及其开发前景 一、藏族手工艺的发展历史 我国考古学家在西藏定日县苏热地区发现的石器,经科学鉴定距今有五万年。阿里日土县和黑河发现的吐蕃早期岩画群距今有上万年的历史。1982年在昌都卡诺遗址发现了四千年前的罐、钵、盆等具有各种纹饰的陶土手工艺制品。据《青史》和《藏史纲要》记载:大约在公元前1800年十二个小诸侯国之后的一千多年里,雪域人由于当时生存的需要逐步掌握了剑、弓箭、抛石器等武器类;斧和刀等生产工具;陶器、石器等生活用具;马、牛、羊等的驯养工具的制作技术;青稞、麦子等谷物的简单种植技术所需要的农具以及毡子和皮子的服装加工等技术。 公元前360年聂赤赞普统一了卫藏各部落,从该赞普执政以来大力推广农耕技术,促进了犁和耙、锄等农用工具的加工;推广冶炼技术掌握了木炭、炼炉等冶炼工具材料的制作;大力推广本波教,促进了本教中祈福、禳灾、驱鬼、星算等所需道具祭品的加工;从游牧转入定居兴建宫殿和民房,掌握了打土墙,木材和石材加工等建筑技术;掌握了糌粑、面粉、酥油、奶酪、人生果和肉类的加工技术;青稞酒和酸奶等的发酵技术;食用油的提炼和奶酪等的制作方法;茴香和花椒等佐料的简单配料等食品加工技术,单铃和鼓等乐器的加工技术。 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有了新的追求,促进了男女服饰的加工技术,本教的禳解术和对神的上供供品,对鬼类的下施施品,对亡灵的替代财产品,以及灵器和护篱品的制作也十分普及。 公元七世纪,第三十二代藏王松赞干布时期创制了现今通用的藏文文字,把佛教文化引入了西藏。从天竺和中原为首的许多民族地区引进了生产技术和工艺品加工技术,在拉萨的红山上修建了藏王宫和公主殿共999间规模宏伟的布达拉宫,大昭寺、小昭寺和拉赞栋石窟,首次用青铜工艺铸造佛像称之为藏王首创铜像。在这一过程中,藏王亲领并参与手工艺品的加工,派天生聪慧的青年们到周边各国学习先进的工艺技术,极大地推动了雪域工艺水平的向前发展。 公元755年至780年间赤松德赞按着《俱舍论》的宇宙形成学说建立了桑耶寺,为了使外来的文化本土化吸引雪域群众,在藏民族中广泛寻找形象最好的作为模仿对象塑造佛菩萨像,按藏式、汉式和印度式三种不同的工艺建造和装饰桑耶乌则大殿、造型各异的四方塔,雕刻奇妙五石塔和功德石碑,用青铜工艺铸造大量的佛像称之为藏王二代铜像。 公元815年至836年藏王热巴巾修建吉祥九层宫,请印度的工艺师到西藏铸造大批梵式佛像,称之为藏王三代铜像。将以佛教造像工艺为主要内容的各种手工艺推向了新的高潮。公元836年至841年朗达玛灭佛,藏族手工艺者们失去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在这以后的六十多年里除安多东部和康区少部分地区外没有了工艺活动。 公元906年拉庆贡巴绕色的十弟子从青海东部返回卫藏各地开始了重建寺庙重振佛教的活动,藏族工艺随之复苏。 公元970年前后藏王朗达玛四世孙德祖滚在阿里扎达建造了规模宏大的谷格王朝宫殿群;996年拉喇嘛益西威建托林寺;1056年种敦巴建热震寺;1073年款·滚却杰波建萨迦寺,藏族工艺有了新的更大的市场空间,藏王宫殿建筑风格与佛殿艺术相结合的建筑及其装饰,佛像、佛经、佛塔、佛教供品、法器、乐器、密宗坛城等艺术造型在雪域人民的文化生活中形成并推广开来,民间的生产用具、手工艺工具、生活器具、服饰和装饰也日趋丰富。 公元1182年诞生了一位文人工艺大师萨迦班智达,他在萨迦寺亲手铸造的鎏金铜制普明文殊像,其造像的庄严、装饰工艺的精美至今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前来观瞻。 从这时开始,藏族手工艺迎来了以黄金为材料进行创作的黄金时代,金碧辉煌的寺庙建筑群犹如雨后春笋般地建设发展起来,公元1357年宗喀巴大师在青海塔尔寺诞生,他在拉萨修复大昭寺,1409年建甘丹寺,给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佛像制作纯金宝寇等报身服饰,创立了大昭寺祈祷大法会和规模空前酥油花会,推动了酥油花工艺的发展。 1416年降映曲杰扎西巴登建哲蚌寺;1419年释迦也失建色拉寺。 公元1427年曲杰绕登帕建造了塔殿合一,塔内设108个佛殿,各种佛像10万余尊的江孜大白塔,其造型的壮观和精美程度勘称世界精品。 1436年一代藏族工艺大师唐东杰波在西藏昂仁县诞生,给后人留下了佛像、佛经、佛塔、建筑、桥梁、船只、雕刻、戏剧服饰、面具、道具等的众多艺术精品。 1447年一世达赖喇嘛更邓珠巴建扎什伦布时,大师亲自参加手工艺创作的同时聘请了大画师门唐巴、铸造工艺大师那唐·曲雄他、雕塑大师多波切。 1580年第三世达赖喇嘛琐南嘉借建理塘长青春科尔寺,1588年建塔尔寺;公元十七世纪以后,雪域高原进入了手工艺人才辈出的世代,据史料记载:1690年迪斯桑杰嘉措扩建布达拉宫聘请了著名画师隆扎·丹珍洛布等257人,石匠380人,木工160人,雕刻工艺师258人,泥塑、裁缝、金银加工、宝石、铸造、皮类、编织等的各种工艺师270人;

文档评论(0)

wuyuet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