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家族控制权特征与公司绩效关系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论文)
文 献 综 述
家族控制权特征与公司绩效关系文献综述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民营家族企业在全球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民营企业,简称民企,是公司或企业类别的名称,是指所有的非公有制企业。除“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外,其他类型的企业只要没有国有资本,均属民营企业。家族企业的定义有很多种,比较受到大家一致认可的是台湾学者叶银华提出的以家族持股比率与控制董事席位比率为标准来认定家族企业:(1)家族持股比率大于临界控制持股比率;(2)家族成员或具二等亲以内之亲属担任董事长或总经理;(3)家族成员或具三等亲以内之亲属担任公司董事席位超过公司董事席位的一半以上。凡符合(1)与(2)或(1)与(3)条件者就是家族企业。[1]简单来说,家族企业就是以企业的所有权而言的,是指一个或两个家族中有两个以上(含两个)同一代的人或者两代以上(含两代)的人拥有对企业的全部或部分所有权。[2]
有关控制权的说法有很多种:伯利和米恩斯认为,控制权是通过行使法定权利或施加影响,对大部分董事有实际的选择权;德姆塞茨认为,企业控制权是一组排他性使用和处置稀缺资源(包括财务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权利束;我国学者周其仁认为,企业控制权就是排他性利用企业资产,特别是利用企业资产从事投资和市场营运的决策权。[3]
随着民营上市公司的不断增多,尤其是家族企业的不断壮大,民营企业的绩效问题已经成为了广大投资者关注的问题。但民营企业大多是由家族控股的,家族控制权的特征也就成了大家讨论的比较多的问题,家族控制权的不同特征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也不同。本文将对已有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梳理,分析并更进一步明确家族控制权各个特征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解析,提出目前存在的不足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一、家族控制权特征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
家族控制权是民营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理论和公司实践的核心问题,与公司的绩效息息相关。家族控制权的主要特征有家族持股比例,控制权取得途径,控制权实现方式,民营化方式,现金流权,家族对公司管理的参与度等。下面,就从这六个方面来进行综述。
(一)家族持股比例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s Q随控股比例的增大而增大;当控股比例达到40%~50%时,公司Tobin’s Q开始下降。[5]Morck,Shleifer和Vishny(1988)采用分段线性的回归方法,考察了《财富》500强公司中的371家公司,回归结果呈“协同—掘壕—协同”的三次方形式关系,即当内部股东持股比率在5%以下区间内,Tobin’s Q单调递增;当内部股东持股比率在5%~25%区间内,Tobin’s Q呈下降趋势;当内部股东持股比率大于25%时,Tobin’s Q再次恢复递增的趋势。[6]A. De Miguel等人(2004)专门研究了西班牙公司外部人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发现当持股比例少于87%时,监督效应占主导地位,公司绩效随着持股比例的上升而下降。[7]Christina(2005)从控制权角度考察了家族控制权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他的研究表明香港家族上市公司与公司绩效存在“掘壕—协同—掘壕”的立方形式的关系,拐点分别在16.86%和63.17%,即家族控制权在16.86%到63.17%的区间内存在利益协同效应,其他区间则存在掘壕效应。[8]
对此,国内学者也做了一系列的研究。张天阳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最终控制人所拥有的控制权比例越大,公司价值越低。[9]孙永祥等、黄祖辉发现了与McConnell和Servaes等人相似的结论,企业价值是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二次函数,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提高,公司的Tobin’s Q先是开始上升,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超过50%后,Tobin’s Q开始下降。[ 10]石水平、石本仁在分析了我国家族企业金字塔结构下的控股股东和终极所有权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后,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呈倒U型关系,第二至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与企业绩效呈U型关系。[11]
(二)家族控制权取得途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上市公司的取得途径主要有直接上市(IPO)、股权受让、管理层收购(MBO)三种方式。通过不同的取得途径方式,公司的绩效也会有很大不同。
许永斌、郑金芳认为控制权取得途径对公司绩效有显著影响,产生这个影响的主要原因在于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态度不同。在IPO情况下,上市公司往往是控股股东最优秀的创始企业,也是集团(家族)长期积累的品牌、荣誉所在。因此,一般情况下,控股股东具有较强的积极经营公司的动力,对公司利益的侵占较轻。而在买壳上市的情况下,控股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现象频频发生。[12]
而丁新娅从终极控制人视角,对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控制权获取途径进行了统计分析,指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