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心目中的科学
DLPU自然辨证法我心目中的科学学号: 13112020007276 专业: 工商管理 姓名: 袁乐乐 我心目中的科学摘要:科学对于科学家来说是一种坚持,一份信念,对于学者来说,科学是一种精神,一种态度。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科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然而科学确实如我们想象中一样完美吗?科学家是真正地为人类利益服务的吗? 本文从我对科学的认识着手,阐述我心目中的科学。关键词:科学 科学家 科学共同体1979年版的《辞海》中这样解释道,“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它是适应人们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它是人们实践经验的结晶。”而20年后人们在原来的基础上改进了一下,“科学: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的规律的知识体系。”然而直到今天大家还是不能很明确地给其下一个定论。对于科学家来说,科学是一种坚持,一份信念。执着的他们常常会被不经意的小意外所吸引,哪怕只是一颗小小的不知名的石头也足已成为他们摆弄几天、几个星期甚至是几个月或者更久。从来都不计报酬,从来都没有怨言,抱着一颗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心前进。不会因为旁人的目光有所迟疑,也不会因为条件的不利而放弃,更不会因为功名利禄才投身其中,纯粹只是为了真理,这便是科学家们对科学的解读。对于学者来说,科学是一种精神,一种态度。他们总是能从平凡的小事中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是他们身上特有的,与生俱来的。一个不经意的举动,一句不经意的话语都能成为他们口中念念不休的话题。因为这种精神促使他们的质疑态度接踵而来。科学不就应该是抱着一种大胆提问,勇于质疑的态度去寻求科学世界所带来的那份乐趣?对于我而言,我只知道我正在一个奇妙的星球上面,面对着这样一个物质加定律构成的一个现象的世界,被一些人摆布着做一些事(比如上学)。慢慢地我长大,很荣幸我懂得了两方面的事情:一是哲学,一是科学!前者归功于成长经历,后者归功于上学。哲学其实是一个很神圣的东西,我曾这样认为过:当一个人能够很潇洒地站在众人中时,那么他一定对他所处的环境时代以及他与二者的关系有着很好的了解!而我觉得这也是人生最重要的意义,一个人如果没有独到的思想,一生在“忙碌”中度过,最终他将是可耻的。科学方面得从本源说起:46亿年前,太阳甩出一个小土块,力气比较大(一下甩出1.5亿公里)于是地球出现了。当时大地一片荒芜,没有生命……几亿年过去了,细菌耐不住寂寞,开始活动了……蓝藻出现了并开始进行光合作用……终于第一个细胞生物草履虫出现了……生命由海洋进化到陆地……恐龙时代来了,他们统治了当时的地球,成为自然界的主人……但还是不幸在6500万年前的一次小行星撞击中灭绝。几千万年过去了,小型动物凭着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开始复苏……古老的哺乳动物出现,并慢慢进化…….00万年前原始人猿出现……5000年前两河流域文明出现,也就是人类文明开始出现了!其实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科学方面几乎全部的进步都是最近500年实现的,即最近几百年科学方面取得的成就远远超出人类之前几百万年所取得的成就的树百倍!如果画一条人类社会的“科技水平—时间”曲线的话,前五百万年几乎是平的,从两河流域文明开始才略显上升,但也极为平缓,但从1473年哥白尼诞生到现在,曲线呈指数增长。也就是说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从人类社会角度将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每个人都有巨大的生产力。再体会一下你会发现人总是越来越聪明,比如原始人计数还总要数绳子上的结,就上溯几百年,人们也似乎显得很无知。其实答案很简单:科学就像是一条永无止境的台阶,我们总是以前人走到的位置为起点(广义的说),比如卡文迪许用了50年才测出地球质量,而我们却可以在5分钟内掌握他的方法,他那样杰出的天才都要用50年,而我们这样普通的天才却只需用5分钟。再拿微积分来说,从牛顿和莱布尼茨发明出来再经不断整理深化,直到前50多年才趋进成熟,而我们只用一年就学完了,牛顿站在伽利略的肩膀上,爱因斯坦站在洛伦兹的肩膀上,玻尔站在普朗克的肩膀上……所以我们总是显得更聪明。也可以说物理学(其实是科学,这里以物理学为例)的发展就像是盖一座楼,最底层是欧也尼几何,阿基米德原理,越望上越深,牛顿力学……相对论,量子力学……直到现在的超弦理论,M理论,F理论。科学家们都是先爬上去,再以前人的高度继续盖。往后总是这样。种种这些,我们可以发现科学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似乎有这样的说法:人类有需要,科学及其技术满足了人类的需要;人类的需要得到了满足,于是幸福感提高了,社会也进步了;人类又有了新的需要,促使科学及其技术继续进步;科学及其技术不断进步,社会就不断发展,人类的生活就越来越好。但事实是这样吗?读了田松老师的《警惕科学》和《警惕科学家》两篇文章,这样的疑惑更深了。《警惕科学》一文中描述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是内在的、不可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