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技工院校改革发的思考新形势下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思考.doc

新形势下技工院校改革发的思考新形势下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形势下技工院校改革发的思考新形势下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思考

新形势下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思考 安徽马鞍山技师学院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 夏本文 《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人社部发[2010]57号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培养的主阵地,(国发[2010]36号)承接产业转移马鞍山市未来三年人才需求状况调查报告显示,随着马鞍山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未来三年,技能人才需求总量约为6000人其中,。承接产业转移技工院校70%以上来自于农村,并且多数家庭困难。经过在技工学校2-4年的学习,使这些农村新生劳动力掌握了操作技能,获得了稳定的工作,实现由农民向技术工人的转变,为产业工人队伍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新生力量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认可就业率连续保持较高水平—2014年,安徽省高考考生数与录取率分别为56.2万、54万、50.6万、51.1万、52.7万,66.6%、超过75%、80.8%、82.3%、84.4%。普通高校扩招造成的上高中热,职业院校直接注册入学、职业学校与技工院校招生生源大战,以及地方保护主义式的生源控制和重学历轻技能的传统观念,也成了技工院校生源匮乏的直接原因。2014年,马鞍山市中考考生数1.9万余,高中招生计划13127人,未达线的落榜生6400余人。马鞍山市各类职业学校计划招生12560人,倒挂近5800人。僧多粥少,技工院校、中职学校面临着无生源的空校局面。 国家鼓励技工院校加快发展,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急需大量高素质技能人才,这些都是技工院校发展的助推剂;而高校扩招、社会对技工身份的歧视,又牵绊着技工院校发展的脚步;部分地方和企业“招工难”,技工院校“招生难”,难以解决的悖论。技工院校发展任重道远。 二、新形势下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思考 (一)坚持服务经济的办学理念。就是以促进就业为目的,以服务经济发展为宗旨,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大力培养技能人才,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促进就业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保障。在专业设置上,坚持专业建设跟着产业走,努力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对接。深入企业调查研究,积极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状况,及时新增专业。成立由企业、学院、行业专家组成的专业与课程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紧密结合产业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在培养模式上,坚持教育教学跟着生产走,努力与企业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对接。紧密结合国家职业标准和生产岗位实际,以突出职业能力为核心,把职业素质教育与职业技能训练贯穿于教育教学始终,改变办学与生产实际相脱节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努力实现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方法、考核评价与生产实际实行全面对接,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创新与创业能力。在服务方式上,坚持人才培养跟着项目走,努力与项目推进对接。采取订单培养、专业嫁接、工学结合、岗前岗中培训等多种有效方式,搭建人才培养与项目对接平台,做到在项目签约时了解人才需求、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实施人才培训,在项目竣工投产时向企业输送技能型人才,使人才培养与项目推进同步。 (二)坚持技能立校的办学特色。把学校办出特色,以特色吸引更多的学生踏进技工学校,走入技校的课堂,这是关系到技工学校生存和发展年末 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duut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