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意识和意识障碍 (一)以意识清晰程度降低为主的意识障碍 意识模糊 意识浑浊 昏迷状态 (二)伴有意识范围缩小或意识内容是改变的意识障碍 谵妄状态 朦胧状态 自我意识障碍(双重人格 人格解体 自知力缺乏) 第三节 人格障碍 人格的涵 义 人格障碍的共同特点 一.临床表现与分型 (一)反社会人格障碍 (四)癔症型人格障碍 (二)偏执型人格障碍 (五)冲动型人格障碍 (三)分裂型人格障碍 (六)强迫型人格障碍 二.诊断与处理 第四节 性心理障碍 一.性功能障碍 (一)男性性功能障碍 阳痿 早泄不射精 (二)女性功能障碍 性欲抑制 性厌恶 性唤起障碍 阴道痉挛 性交疼痛 性高潮障碍 二.性变态 同性恋 露阴癖 窥阴癖 恋物癖 性施虐与性受虐癖等 绪 论 第一节 概 述 医学心理学 1.定义/三类因素/两大内容(P1) 2.医学与心理学的关系/医学心理学的由来与发展 二.精神卫生学 1.定义/两种类型 (P2) 2.中心内容和主要活动 三.精神病学 1.定义 2.主要研究对象和范围(P2~3) 第二节 精神医学的基本观点 一.人不仅具有生物特性,同时具有心理 社会特性 二.心身统一的整体观 三.人与环境的统一观 四.认知与评价的观点 五.主动适应与调节的观点 第三节 精神卫生的兴起与发展 1.精神卫生与中西医产生关系密切 2.当今精神卫生的趋势(P5) 第四节 精神卫生立法 1.WHO标准的十条要点 2.我国卫生立法的进程 第五节 我国精神卫生现状 第六节 全科医生学习医学心理学及精神医学的意义 1.新医学模式的要求; 2.满足社区人民健康需求的基础; 3.实施社区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P7~8) 第一章 心理社会与健康 第一节 心理应激 一. 应激的定义及其特点 (一) 应激的一般概念 1. 应激是有害环境对机体的刺激 2. 应激是机体对有害环境的反应 3. 应激是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二) 心理应激的定义(P10) (三) 对心理应激的认识特点 二. 应激源 (一) 定义 (二) 类别(P11) 三. 心理应激的中介机制 (一) 心理中介机制 (二) 生理中介机制 四. 应激反应 (一) 躯体性应激反应 (二) 心理应激反应 (三) 行为应激反应 (四) 综合性应激反应 第二节 挫折与防御反应 一. 挫折 (一) 挫折的意义(P20) (二) 挫折的原因 1. 客观原因 2. 主观原因 (三) 影响挫折的因素(P20) 1. 抱负水平 2. 个人容忍力 (四) 挫折反应------应对 1. 应对的含义 2. 常见的应对行为(P22) 盘算问题解决 寻求支持与疏导 焦虑 攻击 冷漠 病态固执 妥协 退化 二. 防御反应 心理防御反应的涵义(P22) (一) 心理防御机制的分类 1. 爱的防御机制 2. 幼稚的防御机制 3. 神经症性防御机制 (二) 常用的心理防御机制 1.否认 7.转移 13.理想化 2.合理化 8.退化 14.补偿 3.升华 9.投射 15.同一化 4.幽默 10.幻想 16.隔离 5.潜抑 11.曲解 17.抵消 6.反向 12.摄入 18.渲泄 第三节 心身疾病 一、心身疾病与心身医学概述 (一)心身疾病的概念(P26) (二)心身疾病的判定标准 1、DSM-ш的三条标准(P26) 2、心身疾病与神经症的区别 (三)心身疾病的患病范围与患病率 范围广,发病率高,有增加趋势 (四)心身医学含义 (五)心身医学的研究途径 1.心理动力学途径 (1)冲突特异理论 (2)疾病的人格特异性理论 2、心理生理学途径 (1)应激学说 (2)皮质内脏相关学说 3、行为途径 条件反射学说(或称学习理论) 以上三种途径宜互为补充,有机结合。 二、心理因素与心身疾病 (一)心理刺激物与心身疾病 1、整体研究上:非决定性因素 2、以个体来说:可致心身疾病 (二)心理特征与心身疾病 1、心理特征的含义及其主要表现 2、心理特征与心理疾病密切相关(P31) (三)心理应激或情绪反应与心身疾病 1.特异性假说 2.非特异性假说 总之,心理因素是由心理刺激物通过心理特征引起情绪反应而实现对人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消化系统x片__培训课件.ppt
- 消化系统的MRI诊断__培训课件.ppt
- 消化系统疾病诊治__培训课件.ppt
- 小儿神经系统查体__培训课件.ppt
- 心电图的意义__培训课件.pptx
- 心房扑动的机制及临床__培训课件.ppt
- 心绞痛8版非临床专业__培训课件.ppt
- 心理健康__培训课件.ppt
- 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的方法__培训课件.ppt
- 心理健康中心__培训课件.ppt
- [中央]2023年中国电子学会招聘应届生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吉安]2023年江西吉安市青原区总工会招聘协理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中央]中华预防医学会科普信息部工作人员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保定]河北保定市第二医院招聘工作人员49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南通]江苏南通市崇川区人民法院招聘专职人民调解员1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厦门]2023年福建厦门市机关事务管理局非在编工作人员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三明]2023年福建三明市尤溪县招聘小学幼儿园新任教师79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哈尔滨]2023年黑龙江哈尔滨市木兰县调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上海]2023年上海市气象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台州]2023年浙江台州椒江区招聘中小学教师4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