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禽病流行现状及几个焦点问题__培训课件.ppt

当前禽病流行现状及几个焦点问题__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中大科技创造无限 * 3、发病的鸡群多是在寒泠季节育雏(一般在1-3月份)。连续多批育雏的鸡场易发生此病。 4、本病不发生垂直传播,即来自同一种鸡场的鸡群有的发病,有的不发病。 5、大量临床调查表明,鸡群在育雏期间感染,但多不表现严重的临床症状。产蛋期的症状是IB后遗症的表现 * 中大科技创造无限 * 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1、鸡群外观一切正常,但产蛋无高峰,一般为30-80%。 2、病鸡冠厚、鲜红(看上去有时比正常鸡的冠还红),腹部下陲。 3、解剖可见输卵管内有大小不等水泡,大的有600多毫升,小的有几毫升。积水是清亮、无色、透明、无味的液体。有些鸡输卵管无积水,但有盲端或输卵管峡笮或无输卵管口。 4、大多病鸡卵泡发育正常。有的鸡腹腔内有6-7个成熟的卵子,但没有完整功能的输卵管,无法产蛋。其他器官无异常。 * 中大科技创造无限 * 治疗与预防 1、通过大量临床试验表明,该病不是由衣原体所致,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即鸡群在早期感染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造成输卵管终生损伤,影响产蛋。 2、本病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淘汰病鸡。如鸡群产蛋率过低,应全群淘汰。 a)保证育雏期间的育雏温度的相对稳定,24小时内温差不能超过3-5℃。 b)育雏早期温度应尽量高,一般在1-3天可达35-38℃(只要在鸡群分布均匀情况下,温度高一点好)。然后每3天降2-3℃。 c) 已污染的育雏舍要严格消毒,且至少空舍1个月以上,才能进鸡育雏。 d) 1-3日龄用传支冻干苗滴鼻点眼免疫 * 中大科技创造无限 * 家禽肾病综合症(流行性水泻) 病原病因不明:鸡多发,一般认为由传染性和非传染性因素导致。可由传支肾变型、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禽肾炎病毒而发(成年鸡不发病),鸡球虫、黑头病、禽霍乱、败血性鸡白痢等均可引起,此外营养代谢、药物、毒素等非传染性因素均可造成这一病变发生。 * 中大科技创造无限 * 对IBV研究发现 1.我国IBV流行毒株仍以麻省型基因型为主; 2.IBV毒株基因变异,插入和重组现象比较普遍,但未明显 出现与地域和时间相关的基因型在质的方面的突变; 3.嗜腺胃型的IBV与国内外标准参考毒株的亲缘关系较远; * 中大科技创造无限 * 4.不同组织嗜性的IBV是集约化饲养环境造成的结果; 5.IBV是典型的多因素疾病,环境条件在该病发生与流行中起重要作用:大量使用抗生素、高钙饲料、高蛋白饲料、寒冷应激等都会使该病的临床表现和危害程度产生显著影响; 6.国内常用的IBV疫苗株(H120,H52,D41,MA5, C+M 等)均属于麻省型基因型。IBV虽多血清型,但这些疫苗对呼吸型和肾病变型毒株攻击均能产生良好保护; 7.采用多血清型毒株制备多价弱毒苗应慎重。 * 中大科技创造无限 * 免疫抑制性疾病 原因:母胎垂直传播的病原、非SPF的活毒疫苗、饲料激素(类激素)水平偏高、不合理的使用对免疫系统造成损害的强度疫苗 * 中大科技创造无限 * 免疫抑制性疾病和多重量感染 (崔治中) 1.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感染率血清学检查: 40%~80%血清样品中对CIAV呈抗体阳性反应,表明曾感染过CIAV。用病毒核酸探针作斑点杂交试验,40%~60%的胸腺或骨髓样品呈阳性反应,说明鸡群正在感染CIAV。 * 中大科技创造无限 * 2.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感染率检测:临床表现免疫抑制鸡群血清学方法检测48.5%的血清样品对REV呈抗体阳性反应,说明鸡群曾感染过REV.而临床表现健康鸡群,阳性率为13%,表明曾感染REV.用核酸探针做斑点杂交试验,则20~23%胸腺和法氏囊组织中检出REV前病毒DNA,表明正在感染REV。 * 中大科技创造无限 * 新城疫病毒的基因型 I型:主要从水禽和一部分从鸡分离的缓发型毒株。 Ⅱ型:六十年代以前从北美分离的缓发型和中发型疫苗株。 Ⅲ型:两个早期从远东分离的速发型毒株。 Ⅳ型:第一次ND大流行从欧洲分离的速发型毒株及其后代变异株 Ⅴ型:七十年代早期从进口鹦鹉和感染鸡群中分离的强毒株。 * 中大科技创造无限 * Ⅵ型:六十年代后期从中东分离的毒株及后从亚洲和欧洲分离的速发型毒株。第二次ND大流行的毒株归于第V、Ⅵ型中,引起第三次ND大流行的鸽副粘病毒I型毒株被归于第Ⅵ型的一个亚型。 Ⅶ型:起源于远东,已引起了东亚和西欧多次ND爆发,是正在发生的第四次ND大流行的起源。 Ⅷ型:主要流行于南非. NDV研究发现,NDV有9个基因型 * 中大科技创造无限 * 对NDV研究表明 1.我国80年代主要以基因Ⅵ型为主,90年代以基因Ⅶ型(d,e亚型如F48E9)为主,鹅源NDV也是基因Ⅶ型; 2.常规的新城疫弱毒苗,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