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高二化学新课程培训讲座之二(实验化学重点、难点与教学建议)课件人教版选修四.ppt

浙江省嘉兴市高二化学新课程培训讲座之二(实验化学重点、难点与教学建议)课件人教版选修四.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浙江省嘉兴市高二化学新课程培训讲座之二(实验化学重点、难点与教学建议)课件人教版选修四

《实验化学》 重点、难点与教学建议 实验化学:    学生通过实验学习化学、理解化学和领悟化学。将化学知识的学习融合在以实验为主的课题当中,使学生在掌握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的同时,理解课题中蕴涵的化学知识。不但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实验的实用价值,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较强的实验能力,锻炼他们的思维,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一、教材结构 1、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二、专题结构: 三、教材特点  1、与必修化学模块衔接紧密   物质的分离、检验、制备与反应规律等原理知识与实验操作在必修化学模块中都已有涉及,在《实验化学》模块教学时,需要考虑如何与必修化学模块相关内容衔接,把所学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升到运用于探究物质及其变化的层次上。   2、重视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要注意在实验课题的方案设计学习中,提高学生对实验方案的比较、分析和评价能力     《实验化学》教材使用建议 (1)课内和课外相结合,教室和实验室相交替。 可将部分实验活动安排在课外进行,如实验知识的预备、相关资料的查找等。部分实验活动可在普通教室进行,如实验原理的分析、讨论;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实验成果的展示和交流等。同一个实验专题的数个实验课题可在不同的实验室同时布置,使同年级的多个平行班可同时在不同的实验室交叉进行实验,以解决数个班级需同时使用同一个实验室的矛盾。 课题1 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 课题2 用纸上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 课题3 硝酸晶体的制备 专题介绍: 本专题通过三个实验课题,对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做了介绍。我们可以利用各组分的物理性质的不同,选择结晶、重结晶、蒸馏、升华、萃取等方法进行混合物的分离。还可以利用化学性质的不同,发生化学反应,把某些组分转化为沉淀或气体进行分离,并结合物质的特征反应对提取的物质进行检验。 教学方法建议--专题1 1、注重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思路的形成和培养   分离和提纯的主要方法:    沉淀、结晶、萃取、蒸馏、离子交换、纸上层析等 让学生充分理解各种分离方法的具体操作和试用范围。   思路(以沉淀法为例):    分析混合物组成-选择合适沉淀剂-安排沉淀剂加入顺序-考虑过量沉淀剂除去-确定实验步骤 专题2 物质性质的探究 课题1 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课题2 乙醇和苯酚的性质 专题介绍: 本专题从铝的原子结构出发,通过实验探究了铝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从醇、酚的官能团出发,探究了乙醇和苯酚的性质。通过这两个实验,让我们知道物质的性质是由结构决定的,从而给我们研究物质的性质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指导。 教学方法建议--专题2 1、协调与其它模块的关系   本专题的教学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元素化合物知识 开展教学,淡化对知识的讲解,突出学生的自主活动和相应的实验活动。 2、突出研究物质性质及反应规律的思路和方法   本专题的重点是获得研究物质性质的实验方法,其次是物质的性质,同时用理论(如物质结构理论)来指导对物质性质的研究。   如:钠与苯酚的反应实验,重点是研究如何设计此实验的方法,而不是为了证明钠是否与苯酚反应。为何考虑到钠与苯酚的反应,是从醇、水等的羟基化合物共性来思考。 专题3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课题1 牙膏和火柴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 课题2 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 课题1教学要求: 1.牙膏中的主要成分及其功能只作一般了解,不求记忆。 2.用新制氢氧化铜来检验甘油,可和多元醇的性质结合起来,也可和在葡萄糖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铜的实验现象联系起来。 3.火柴头的起火原理,只作一般了解,能作简单的说明,不涉及具体化学方程式 4.检验火柴头中含有硫元素可用两套实验装置;检验火柴头中含有氯元素可有两种实验方案。 课题2教学要求: 1.学生应从下列反应认识亚硝酸钠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2NO2-+2I-+4H+→2NO↑+I2+2H2O NO2-+Fe2++2H+→NO↑+Fe3++H2I 5NO2-+2MnO4-+6H+→5NO3- +3Mn2++3H2O 2.学生应从下列反应认识亚硝酸的弱酸性和不稳定性: NaNO2+H2SO4(稀)→NaHSO4+HNO2 2HNO2→NO↑+NO2↑+H2O 教学方法建议--专题3 1、介绍牙膏、火柴头的主要成分,然后运用已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 2、亚硝酸钠的性质要作较为系统的介绍 3、引导学生设计多种检验方案,并作出分析对比 4、注重学生对物质检验、鉴别的一般思路的形成    专题4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课题1 硫代硫酸钠与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课题2 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课题3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教学方法建议--专题4 1、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