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的途径与方法.docVIP

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的途径与方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的途径与方法.doc

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摘 要:众所周知,发明需要灵感,灵感必须要有“悟”。   关键词:青少年; 科技创新能力; 悟性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4-015-001   所谓“悟”,其左边为“心”,右边为“吾”,那就是说“吾”必须用“心”去体会,得到的就是“悟”。换句话讲,“悟”更多是“心”的工作,“悟”者不同,所“悟”也不同。   一、“悟”的理论与实践   1.什么是“悟”   悟性就是人的意识,人意识到什么才能感觉到什么,看见什么,听见什么,去做什么。人的创造就在意识当中,诀窍也在意识当中,意识的不同就是人的悟性。创造力是人人皆有的,就是有没有去开发,只要你用心去开发,就能有发明。   我在教学生发明时,告诫他们:悟性是一种心态,一种你碰到问题,你能否全身心投入并积极思考的态度,所以,当你碰到难题的时候,先别问自己行不行,而是想想有什么方法解决。   2.怎样去“悟”   我在实践中总结了很多的发明方法,在各中小学进行科技创新讲座近二百场,循循善诱,用悟来启发学生,鼓励学生去发现和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创造发明的关键是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呢?我用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发明实例启发学生。同学们平时的学习、生活、游玩要做一个有心人,一旦发现什么,甚至晚上做梦想到一个金点子,就要学会抓住,立刻记下来,这就是灵感。   二、运用“悟”的实例   1.《自控输液器》――设身置地的“悟”   徐凯敏同学在一次打吊滴时的设身置地,结果“悟”出了“自控输液器”。他在一次输液时打瞌睡,盐水已经滴完,幸好边上的人叫来了护士。于是他决定要发明一种自控输液器,他画了图纸给我看,在滴液包里装一个浮子阀门,等盐水滴完浮子下沉阀门自动关闭。他问我怎样做?我告诉他浮子用ABS塑料,关键是浮子的形状要做成圆锥体,圆锥的度数要经过多次实验才能得出最佳度数。我叫他做了多个浮子和他一起反复试验,发明终于成功,获得了首届江苏省青少年发明家评选一等奖,被授予首届“江苏省青少年发明家”荣誉称号。   2.《用磁铁连接电子积木》――触类旁通的“悟”   夏子渊同学在玩电子积木时发现电子积木经常要坏,原因是经常拆装搭扣容易坏,这时弟弟正好在玩磁铁,于是他触类旁通,“悟”出了用磁铁连接电子积木的想法,经过反复实践制作和修改,终于发明了“用磁铁连接的电子积木”,获得了第二届江苏省青少年发明家评选一等奖,被授予第二届“江苏省青少年发明家”荣誉称号。   “悟”是将已有的经验嫁给了触类旁通的思维方式!常常说某个人悟性好,重在表现理解一件事或物或某种抽象的东西时的速度快,而快的前提是取决于这个人已有的经验知识足够的多,并且必须具备触类旁通的思维方式……“悟”是指“对事物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悟”只有一个功能,即直接认识因果关系,由效果过渡到原因,由原因过渡到效果。现实世界的直观、聪明、机智、发明、天才等等,都是“悟”的诸多表现。缺乏悟性在本意上就叫做痴呆,也就是应用因果律时的迟钝,是在直接掌握原因效果连锁和动机行为连锁时的无能。悟性是突然的领悟或者是所说豁然开朗,不是抽象中漫长推论的产物。   三、激发“悟”的方法   我在每次的发明讲座中,运用触类旁通的思维方式,列举了大量的鲜活的学生发明作品,来激发同学们的兴趣,运用兴趣导向,举一反三来提高学生的感悟,学生的灵感一旦激发出来,就如同洪水泄堤。   悟性是可以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积累而提升。如何去开发和培养以及积累自己的悟性?悟性就是你心无杂念,认认真真的去想一件事,如果一心二用,聪明人也会变笨的。所以,悟性关键在于是否去悟,如何悟。悟性高的人通常都是将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融合其中,获得属于自己的东西。   学生可知许多事,但却不知所有事。但是,恰恰就有这样的学生,能以有限的学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融会一炉,即使没有某方面的具体知识,却依然可以提出有见地的想法。徐凯敏、夏子渊、晏鹿雪就是这样的学生。闪耀吧,科技创新的小星星们,为人类美好的未来勤练勤悟。要做那颗闪耀的科技创新小星星,为实现跨世纪梦想扬帆远航,劈波斩浪,争做栋梁。   综上所说,悟性可以通过后天培养和训练,逐步形成一种习惯。悟性必须具备四个条件是:   1.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如果还没有具备,可以从书中学习和挫折中思考和感受。   2.具有细微的、耐心的观察力。对细节的东西观察越多,越仔细,获得的感受就会越深,就能以最快的速度发现自己的弱点和错误,并加以改善。   3.要有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决心和信心。   4.有方法和措施来保证上述3点的逐步实现。   “悟性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