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形象解读.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形象解读.doc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形象解读   [摘 要]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诸葛亮伺奉了二朝君主刘备和刘禅,成为一代贤相,他的目标是上报君恩下安黎庶,结束三国鼎立的混战局面,但穷尽一生终究未能实现这宏大的愿望,令无数英雄为其扼腕叹息。纵观诸葛亮一生,27岁之前他过着闲云野鹤般的潇洒日子,27岁出隆中随刘备东征西战,54岁病逝五丈原,完成了他壮观而又悲剧的一生。其生可悲,其死可敬,一生壮观堪称一代人杰,本文中笔者就其悲情形象展开研究。   [关键词] 三国演义;诸葛亮;悲情   一、诸葛亮形象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写的一部长篇历史主义小说,他以宏大的结构,精妙的构思,丰富的人物为我们呈现了一幅风起云涌的三国时代画卷。诸葛亮无疑是这幅画卷的主要人物,是千百年来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   1、雅士的诸葛亮   其内心之优雅,保持着“我本是卧龙岗闲散人”的洒脱;其居住环境之清幽,不富丽堂皇却别有韵味;其结交之朋友,虽不为官却对天下大事有着清醒认识;其题诗咏句寓意精妙高深,为卧龙先生的诸葛亮风采于此可见一斑。刘备第一次到卧龙岗就听到有人吟诗“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二顾茅庐时听到“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仰面观火虚,疑是玉龙斗。纷纷鳞甲飞,顷刻遍宇宙。”(三十七回)诗句一次比一次寓意深刻,从侧面烘托出诸葛亮雅士之形象。此极言其雅士之风流。   2、贤臣的诸葛亮   自比管仲、乐毅,对蜀汉事业兢兢业业,对刘氏父子一心一意。帮助刘备匡扶汉室、一统天下作为自己的毕生目标。为刘备制定“先取荆州为家,后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战略决策。刘备死后对刘禅也是忠贞如故,七擒孟获、六出祁山,呕心沥血的帮助刘禅实现一统天下。诸葛亮为了刘氏父子奉献了自己全部的热血和青春,自己却是这样的勤俭节约,对后世儿女也是如此要求,他成为了后世贤臣形象的代表。   二、性格悲剧   1、用人不当的性格悲剧   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补缀乾坤之能,在知人用人方面却犯了二个大大的错误,致使 决定蜀汉命运的大好机会被错过。   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先取荆州为家,后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荆州是北伐曹魏南攻孙吴的绝佳战略要地,刘孙为了荆州长期明争暗斗,就连曹操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夺取的野心。大家都深知他的重要性,所以刘备在取西川时,诸葛亮留守荆州,关羽、张飞、赵云一并留下,荆州兵力远比取西川的众多和精良。但是,当庞统军师战死落凤坡,刘备需要军师时,便派关平给诸葛亮送信。诸葛亮当然明白刘备的意思是要关羽把守荆州。虽然诸葛亮深知关羽骄傲自大、目中无人、刚愎自用、缺乏谋略,对关羽守荆州颇为担忧但还是交给了关羽,而不是最合适的人选赵云。诸葛亮之所以听从了刘备的安排,可能是怕伤害了刘、关的兄弟之情,碍于刘备的情面,但是当君主的决策失误时,作为臣子是一定要劝解的,而不能任其将错误发展下去。常言说“文死谏,武死战”,诸葛亮作为臣子没有尽到自己劝谏的责任,如果他对刘备分析了利弊那么或许刘备就会改变自己的主意。当关羽一步步违背诸葛亮临走嘱咐的八字原则“北距曹操,东和孙权”时,一步步破坏着诸葛亮一手建起来的“联吴抗曹”原则时,诸葛亮不仅不及时制止相反迎合关羽骄傲自大的脾性,称赞关羽为“美髯公”。到后来关羽怒骂诸葛瑾并且拒绝与孙权之子联姻,诸葛亮才意识到荆州危矣,但他还是没有采取果断措施调回关羽,致使荆州失陷、关羽被杀。接下来的张飞被杀以及刘备倾蜀国之力讨伐孙权,刘备病死白帝城,都是由关羽被杀而引起来的,可以说是由于诸葛亮的用人不当而造成了这一系列苦果。   2、事必躬亲的性格悲剧   诸葛亮自随刘备出山后,一直兢兢业业、小心谨慎的做着自己分内之事。伺奉刘备时,担当着“军师将军”和外交说客,负责着后方物资保障工作,负责着外交缔结联盟,没有直接参与军事战争。在军国大政上“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在军中事务上“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阅览”;在人生信条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这种事必躬亲的态度,使他身体每况愈下所啖之食,日不过数升。夫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若皆身亲其事,将形疲神困,终无一成(《一百三回》)。抓大放小,统领全纲,才是一个将帅应有的作为,若事事都要亲力亲为,谁都不可能忙的过来。诸葛亮逝世时年仅54岁,恐怕和他事事亲为有直接关系吧。   诸葛亮事必躬亲的另一个严重后果就是导致蜀国人才匮乏,出现了“军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的严峻局面。在诸葛亮死后更是越演越烈,出现了蜀国后继无人的情况,奸臣、宦官一味蛊惑刘禅,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亡国。出现这样的结果只能说明诸葛亮对人才的教育不够,没有让人才得到充分的锻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