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第14课 明治维新.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历史第14课 明治维新

选修(改革史)第14课 明治维新 【课标要求】 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考纲】明治维新 【知识结构】 【互动探究】 一、背景: 1、内忧:幕府的腐朽统治引起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⑴政治上:实行幕藩等级制度,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日趋尖锐,人民起义不断; ⑵经济上:幕府歧视工商业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并得到发展;改革力量形成:中下级武士、新兴地主、商人、资本家) ⑶外交上:闭关锁国落后于世界大趋势 2、外患:西方国家的殖民入侵:黑船事件和《日美亲善条约》 3、前提:倒幕运动胜利后,明治政府建立 4、目的:巩固天皇为首的新政权,向西方国家学习,发展资本主义,实现民族振兴,摆脱外来压迫,建立近代化的国家 二、内容 思考:日本的君主立宪制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相比,有哪些不同点? 阅读下列材料(9分) 材料一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自孙成木等《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五条誓文》 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 二、上下一心,大展经纶; 三、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 四、破例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 五、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1868年明治天皇颁布《五条誓文》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目的和方式有何相同 (2)改革既要除旧布新,就必然会触动旧制度和一些特权者的既得利益,使改革充满阻力。上述两个改革都遇到这个难题,请结合改革者在改革前和实施当中的措施,谈谈他们是如何处理这个难题的?(7分) 参考答案:(1)目的:维护皇权(1分)方式:自上而下的改革(1分) (2)日本:改革前,通过“武装倒幕”将旧制度及其特权者铲除;(1分)改革过程中,通过废藩置县、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宣布“四民平等”等方式巩固革命成果。(3分) 俄国:改革前,沙皇借用舆论的力量化解贵族地主的阻力;(1分)改革中,让农民通过交纳赎金的方式获得自由,以安抚旧势力的不满情绪。(2分) 评价: 性质:明治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 2、历史作用(意义、进步性)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是日本走上近代化(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体现在: ①经济: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由落后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国的转变 ②政治:实现了由早期中央集权向后期立宪政体的过渡,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③文化: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传播,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④军事:建立了一只现代化的军队。 ⑤对外:摆脱了民族危机,跻身世界强国行列;为亚洲近邻提供了启迪和经验 3、明治维新的局限性 ①经济: 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消极性不断显现,农民的贫困,影响市场扩大,制约工业发展 ②政治: 宪法颁布后,藩阀依然长期垄断政权,议会形同虚设,人民没有民主权利 ③文化:愚民政策和天皇崇拜思想的根深蒂固 ④国际:争夺的野心和军国主义传统结合推动日本加入侵略的行列,给亚洲国家带来灾难(挑起二战) 四、阅读下面材料并思考: 19世纪中期,许多遭受到欧美国家侵略的亚非拉国家相继沦为殖民地。东亚的日本却脱颖而出,经过明治维新,迅速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成为亚洲唯一一个没有沦为殖民地的国家,也成为第一个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国家。 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1、内部条件 1)背景:日本的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 2)准备过程:倒幕派实力较强。有自己的武装,得到天皇和西南四强藩的支持。 3)内容:制定和实施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4)西学的传播与影响 2、外部条件:日本又有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明治维新时,世界处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争夺殖民地的高潮尚未到来,西方列强侵略矛头主要指向中国,加上亚洲民族运动的兴起,特别是太平天国运动牵制了西方列强的势力,为日本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合作探究】 拓展延伸一:学术界一般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是,在最近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有些学者主张:“明治维新”应理解为一次“明治革命”;而另一些学者则提出“明治中兴”的解释。 问题: (l)你认为其中哪一种观点更合理?为什么?  (2)请说明另外两种观点的可以理解之处。 “革命”说:“明治维新”是在武装倒幕前提下进行的,它确立了以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联合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