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第三单元 文化景观人教版知识精讲.doc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第三单元 文化景观人教版知识精讲.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第三单元 文化景观人教版知识精讲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第三单元 文化景观人教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第三单元 文化景观 1. 本讲学习目标要求: (1)联系历史知识,考查文化源地与文化区的形成,文化扩散及其带来的影响。 (2)以区域地图为信息载体,考查区域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 知识结构: 二. 重点、难点: (一)重点 1. 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 文化景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二)难点:文化扩散 三. 学习内容: (一)文化景观的构成 1. 文化的概念 广义: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和 狭义:指社会意识形态(精神的东西) 2. 文化的类型及结构 (1)精神文化: 认知型文化要素:语言、科学思想、哲学、教育 艺术型文化要素:文学、美学、音乐戏剧 社会型文化要素:制度、机构、风俗习惯 规范型文化要素:道德、法律、信仰 (2)物质文化: 器用型文化要素: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生产技术等 (3)结论 ① 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不是截然分开的:物质文化反映着精神文化的某些方面,而许多精神文化又具有一定的物质形式。如法院是法律制度的物质形式。 ② 物质文化与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密切,而精神文化与自然与环境的关系相对疏远。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基础。属于生产力的文化事物变化节奏较快,属于精神文化事物变化节奏较慢,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保守性。 ③ 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密切,它直接、间接地反映了地理环境的特征,反映了人类利用环境的特征。 3. 文化景观的构成 (1)物质文化景观:生产生活景观 (2)精神文化景观:精神活动景观 (二)文化景观及其特性 1. 空间——文化景观的空间性 (1)任何文化景观都占有一定空间 空间大小、形态差异很大 文化景观的功能意义并不取决于其占据的空间大小 (2)文化景观所处的空间位置是固定的 具有稳定性和固定性也就具有相对稳定文化差异 2. 时间——文化景观的时代性 (1)文化景观具有创造它的那个时代的特征 (2)随时代变迁其功能可能不变、消失或转化 3. 功能性:人类创造文化景观都有目的性和价值作用。 (三)文化景观与环境 1. 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 (1)自然对文化景观的影响 ① 自然对文化景观影响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表现在文化景观的功能和形态上 ② 物质文化景观受自然影响最为突出,而精神文化景观受自然的影响较少 ③ 自然对文化景观的影响不是绝对的,文化景观的指示自然环境也有一定局限性 ④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对文化景观的影响程度也必然减小 (2)文化景观对自然的改变 ① 文化景观尤其是物质文化景观对自然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影响 ② 文化景观顺应了自然发展规律,对环境产生有利或无害影响,反之就产生不利影响 2. 文化景观与人文社会环境 (1)了解物质文化 (2)了解精神文化 (四)文化源地与文化区 1. 文化源地 (1)文化源地概念:指文化事物和文化现象最初产生的地点 (2)文化源地类型 ① 文化事物或现象源地:点状 ② 文化系统源地(结构完整、特征明显的文化产生地):面状 2. 文化区 (1)文化区概念 文化事物、文化现象、文化体系,覆盖的地区都可称为文化区 (2)文化区的空间特点 ① 范围大小各异,与其重要性无必然关联 ② 边界有实有虚,虚界可能发生重叠 ③ 文化区不一定与自然区重合 (3)世界可以分为六个文化大区: ① 西方文化区(主要指欧洲和美洲);② 伊斯兰文化区(西亚和北非);③ 印度文化区;④ 东亚文化区;⑤ 东南亚文化区;⑥ 非洲文化区。 (五)文化空间的扩散 1. 文化扩散类型 (1)概念:指某种文化事物或现象通过各种形式从一地传往另一地的过程(空间) (2)类型: ① 扩展扩散(距离短) 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 ② 迁移扩散(距离长) (3)文化扩散实例分析: 7世纪中期,日本贵族和学者向从大唐归来的“遣唐使”学习中国文化——传染扩散 日本天皇下令仿效中国唐朝,在中央设立大学,在地方设立国学——等级扩散 南方温暖地带的轮滑旱冰运动——刺激扩散 阿拉伯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交流——迁移扩散 (4)文化扩散的意义 是文化发展的反映;扩大或产生了文化区;有利于文化繁荣和发展 2. 身边的文化扩散 现代社会文化扩散的形式日趋多元化和快速化:广播、电视、通信卫星、光纤、网络等 四. 疑难突破: (一)文化景观 1. 掌握文化景观的概念 文化景观是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并通常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该概念应从两方面把握:一是人类活动创造的,二是附加在自然景观之上的。 2. 理解掌握文化景观的三个基本特性 空间性、功能性和时代性。其中空间性是确定文化要素中何为文化景观的关键尺度;功能性是确定某一自然景观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