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氯气的制备及性质,氧化还原反应课件苏教版必修一.ppt

高中化学氯气的制备及性质,氧化还原反应课件苏教版必修一.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化学氯气的制备及性质,氧化还原反应课件苏教版必修一

3 氯气跟水的反应 氯气 水 氯水 溶于 形成 部分Cl2和水简单混合 部分Cl2和水发生化学反应 可逆反应: 在相同条件下该反应既可以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盐酸 次氯酸 Cl2 + H2O HCl + HClO a 探究氯水的成分 氯水成分 次氯酸(HClO) 氯气(Cl2) 盐酸(HCl) 水(H2O) Cl- H+ ClO- 离子: 分子: H2O Cl2 HClO 氯水中的微粒有哪些?如何检验? 思考: 少量OH- 检验: ① Cl- 加AgNO3,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 ② H+ 加NaHCO3, CaCO3有无气泡冒出 ③ Cl2 观察氯水的颜色,KI-淀粉试纸变蓝 ④ HClO 品红溶液褪色 PH试纸中间褪色,边缘变红 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b 次氯酸的性质 2HClO O2 + 2HCl 光照 ①强氧化性 漂白性,杀菌消毒作用 ②不稳定性 见光易分解 ③弱酸性 酸性比碳酸弱 1 养金鱼的自来水为何要先在阳光下暴晒? 2 久置的氯水,主要化学成分什么? 稀盐酸 3 液氯跟氯水是不是同一物质? 2HClO O2 + 2HCl 光照 4 NaOH溶液 酚酞 红色 氯水 无色 其原因是什么?如何证明? 4. 与碱反应 Cl2 + 2NaOH==NaCl + NaClO+H2O 2Cl2 + 2Ca(OH)2==CaCl2+Ca(ClO)2+2H2O 漂白粉 主要成分:CaCl2, Ca(ClO)2 有效成分: Ca(ClO)2 漂白原理: Ca(ClO)2+H2O+CO2 = CaCO3↓+2HClO 任传爱 * 1、海水中主要含有的物质和各元素的含量。 2、人们是如何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钠并生产氯气的。 请阅读教材P40前言并思考: 含量/g 每千克海水中几种氯化物的含量 海盐生产方法与苦卤综合利用 海盐生产方法主要有太阳能蒸发法(盐田法)、电渗析法等。其中盐田法最为古老也最为普遍。 苦卤(海水晒盐析出食盐后的母液),主要含NaCl、MgCl2、其次还有KCl、MgSO4。可用来制取KCl、 MgCl2、Br2、Cl2等。 任传爱 问题2:你知道两支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是什么物质吗? 问题1:通电后,我们能看到什么现象呢? 两极上都产生气泡,并体积上维持1:2 氢气 和 氧气 电解水装置 问题3:将水换成饱和食盐水后再通直流电会有什么现象呢? 1通电后两极均产生气泡 2将铁棒上方收集到的气体靠近火焰,有轻微的爆鸣声 3黄绿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4铁棒周围的颜色变红 通电后有新的气体物质生成 有氢气生成 有氯气生成 有碱性物质生成 问题4:根据上述现象和结论,你能写出电解氯化钠溶液的化学方程式吗? 2NaCl+2H2O 2NaOH+H2↑+Cl2↑ 通电 以电解食盐水为基础制取氯气等产品的工业称为“氯碱工业”。 通电 2NaCl 2Na+Cl2 小结 电解饱和食盐水制氯气的原理就是:通过氯化钠和水发生电解反应,在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阳极)上产生氯气,同时在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阴极)上产生氢气和氢氧化钠。 电源正极 2NaCl+2H2O 2NaOH+H2↑+Cl2↑ 通电 电源负极 在工业上,若用该装置来收集纯净的氯气、氢气、碱等产品,此装置会存在哪些缺点? ①H2和Cl2 混合不安全。 ②Cl2会和NaOH反应,会使得到的NaOH不纯。 工业制氯气 阳离子交换膜电解槽 特点:只允许阳离子通过 作用:1、能防止阴极产生的H2和阳极产生的Cl2相混合而引起爆炸 2、能避免Cl2和NaOH溶液作用生成NaClO而影响烧碱的质量 阳离子交换膜 根据氯碱厂原料和产品的性质,你认为在生产过程中以及贮运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氯碱厂的厂址应如何选择? 4.从电力供应的方面来看:应建在电力供应充足的地方 3.从社会人身安全的方面:应建在人口稀疏的地方 1.从原料供应的方便性:应建在海岸的附近处 2.从产品的销售方便性:应建在离使用烧碱,氯气和氢气较多的工厂较近的地方 生产中注意:严格防止氢气、氯气泄露;生产区严禁烟火 贮运:氯气贮藏在钢瓶里,保持阴凉通风;NaOH固体应避免接触空气,防止潮解。 舍勒 【瑞典】 公元1742一1786 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把浓盐酸与软锰矿混在一起加热时发现氯气。 1810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将这种元素命名为Chlorine,这个名称来自希腊文,有“绿色”的意思。我国早年译文将其译成“绿气”,后改为氯气。 氯气的发现 化学史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MnO2 + 4HCl(浓) = MnCl2 + Cl2 ↑ + 2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