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1课 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课件人教版选修一.ppt

高中历史第1课 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课件人教版选修一.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第1课 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课件人教版选修一

请阅读第一目内容和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北宋中期的社会矛盾主要有几种?产生的原因和表现分别是什么? 993年,王小波在四川发动起义,他宣告:“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起义的队伍发展到数万人 。 王小波、李顺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这次起义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次起义沉重打击了宋朝政府;第一次提出“均贫富”的口号;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王均的起义又爆发了。仁宗庆历年间,农民起义和兵变在各地相继爆发,正如欧阳修所说 “一年多于一年,一伙强于一伙”。 宋太宗在灭北汉之后,曾经两度出动大军征辽,企图收回幽云十六州,可是都失败了。1040~1042年(康定元年到庆历二年),西夏皇帝元昊对宋发动多次大规模的军事进攻。 景祐三年(1036年),范仲淹上百官图讽刺宰相吕夷简任用亲信,又上书讥切时弊,希望宋仁宗不要一味信任吕夷简。为此,范仲淹被吕夷简指责为离间君臣、引用朋党,被罢官。从此朋党问题成了宋朝统治集团斗争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范仲淹遭受排斥时,有欧阳修、蔡襄等一批位居政要并以文学知名的人士支持他。当时尽管支持范仲淹的人都被罢官,但不断有人上疏要求复用范仲淹,反对用“朋党”的罪名堵塞言路。 北宋建国后采取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产生了什么影响? 北宋建国后,冗兵、冗费和冗官局面是如何出现的?产生了什么影响?  庆历新政—改革失败的原因 ①目标没成功实现(阶级矛盾、积贫积弱) ②触犯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攻击 ③措施“太猛”“更张无渐” ④思想动员不足,配套措施不到位(罢官无安置) ⑤农民无获明显好处 * 第1课 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 陈桥兵变 赵匡胤,涿州(今河北涿县)人。后周时任殿前都点检.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国号“宋”,定都开封,年号建隆,史称宋太祖. 宋太祖(927---976) 北宋时期中国形势示意图 辽 西夏 北宋 在湖南岳阳,与滕王阁、黄鹤楼并称我国南方三大名楼。岳阳楼始建于唐代,主楼三层,高19.72米。因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名传四方。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 岳 阳 楼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请问:范仲淹“忧”什么? 一、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 问题探究一: 一、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 表现:; (2)民族矛盾的激化 (3)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1)北宋中期,阶级矛盾的激化 材料2:《宋史·食货志》记载,北宋“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成俗,重禁不能止”。 材料3: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者田连阡陌,为国家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1:“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种,有田者无力可耕”。 思考:(1)材料1、2反映北宋中期出现了什么社会问题? 土地兼并严重,激化阶级矛盾 (2)从材料3来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纵容土地兼并以便筹集军费 (3)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封建土地私有制 材料: 今则西戎已叛,屡丧边兵;北虏愈强,且增岁币.国用殚竭,民力空虚,徭役日繁,率敛日重.官吏猥滥,不思澄汰;人民疾苦,未尝省察.百姓无告,朝廷不与为主,不使叛而为寇,复何为哉?…… ---《枢密副史富弼的上疏》 宋每年给辽国银十万两,绢二十五万匹,称为“岁币”(“澶渊之盟”) 思考:该材料反映北宋中期出现了什么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 西夏、辽威胁宋,战争连年;赋役、徭役繁重;官吏腐败;激化了社会矛盾,人民反抗不断 阶级矛盾激化的原因: 1、土地兼并严重 2、高利贷和赋税繁重 3、连年战争 4、自然灾害 阶级矛盾激化的表现: 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发生。 王小波、李顺起义 汉唐:是在农民起义之后建立起来的王朝,统治者注意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着手调整统治政策,使当时的阶级矛盾有所缓和。 北宋是在兵变的基础上建立的,统治者为吸取五代频繁军事政变的教训,只注意调整和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而作为封建社会经济基础的小农经济没有得到较大的恢复和发展,再加上纵容土地兼并的发展,阶级矛盾在北宋初年就十分尖锐。 探讨: 以往的农民的起义主要发生在王朝的后期,如两汉、唐朝,而北宋则在一开始时,阶级对立就十分突出,这又是什么原因? (2)民族矛盾的激化: 原因: 辽和西夏始终威胁着北宋的安全。 表现: 辽、西夏与北宋战争不断。 阅读以下材料: (3)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 实质: 以范仲淹为代表的改革派与守旧派之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