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课件岳麓版必修二.ppt

高中历史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课件岳麓版必修二.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课件岳麓版必修二

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1、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及表现 ①条件:人口大量迁入,南方相对安定,有农业发展潜力 ②孙吴、东晋、南朝开发江南地区 ③中唐以后,南方逐渐超过北方 ④北宋主要依靠东南财富 ⑤南宋定都南方后,南方正式形成中国古代经济重心 ①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 ②北方农民大批南移,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并补充了江南的劳动力; ③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 ④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 ⑤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 * *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课堂回顾 1、商周时期的井田制是一种 的土地所有制,井田制中有 和 之分,春秋时期,井田制开始走向崩溃。 2、在古代中国主要的土地所有制的形式有 、 、 。 是大地主土地的主要来源。 3、从东汉时期起,大地主一般采用 的生产规模进行经营。 4、为抑制土地兼并,古代中国采用 措施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 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1、什么叫经济区? 2、汉代形成的四大经济区 3、四大经济区的发展特点 4、我国古代经济区域发展的整体特点: 1、经济区域 经济区域形成是由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土壤、气候、资源等)和人文环境(包括历史文化传统、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科学技术等)两大因素决定的,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各具产业特色的地理区域。 2、四大经济区分布 山东(崤山以东,包括现在的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区,传统的农业区) 3、四大经济区特点 山西(崤山以西,以关中为主,以及河西、巴蜀等地区,属于传统的农业区) 江南(长江以南,地势复杂。人口稀少,生产技术落后.还没有开发) 龙门碣石以北(半农半牧区,分塞内、塞外) 中原,经济重心 4、我国古代经济区域发展的整体特点: 1)多样性特点 2)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 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 第三次高潮 第二次高潮 第一次高潮 迁徙原因 迁徙时间 次数 两晋之际 汉族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内迁。 唐安史之乱后 安史之乱的破坏 两宋之际 靖康之乱的影响 黄 河 长 江 南 宋 1、古代人口迁徙的一般原因有哪些?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3、古代人口迁徙产生什么影响? 2、古代和今天的人口迁移的原因有什么区别? 古代人口外迁是主要因为战争动乱,无法进行农业生产而被迫的; 而现代人口的迁徙:一是科技人员和大学生涌向南部沿海开放区,二是农村富余劳力流向城市,促进经济的发展。三、各类人员支援西部和边疆地区的建设 2、古代的人口迁移和今天的人口迁移有什么区别? (1)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如带来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2)促进了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3、古代人口迁徙产生什么影响? 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2、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文化重心的南移 自主探究: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中唐以后经济重心逐渐向南方转移,请总结一下,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风情 第3课内容提要 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 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三次高潮 山东、山西、江南、龙门碣石以北 南移的过程、南移的原因及影响、 作业:自我测评2 37.1% 6624296 62.9%北宋 56.8% 5148529 43.2% 3920415 唐朝 80.2% 9985785 19.8 % 2470685 西汉 占全国户口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比例 人口(户) 朝代 北 方 南 方 比较表中南北人口数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 *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