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地理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第二课时)人教版必修三
三、农业布局特点 思考1.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均气温分布有什么规律? 积温的变化规律? 思考2.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南北向地域分异 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 3.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东西向地域分异的 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 农业布局特点 耕作农业区 三、农业布局特点 四大优势: 全国最大的林区 全国最主要的采伐基地 宜林地区广泛 森林树种丰富 畜牧业区 四.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1.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2.地区专业化生产 试一试 3.以柞蚕生产而文明全国的是( )A.长江三角洲太湖沿岸区 B.四川盆地C.珠江三角洲 D东北辽东丘陵地区 4.东北最具特色的经济作物是( ) A.小麦、大豆 B.甜菜、大豆 C.甜菜、小麦 D.玉米、高粱 5.玉米、谷子、高粱是东北区三大杂粮作物,其中最为集中的“玉米带”分布在东北的( )A.松辽平原 B.三江平原C.辽南 D.内蒙古东部 6.关于东北区粮食作物的分布,正确的( ) A.水稻分布在中部的松辽平原 B.小麦以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北部最集中 C.玉米、谷子、高粱三大杂粮作物多分布于河谷盆地 D.水稻和小麦两大细粮作物多分布在山间河谷盆地 * *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二课时) 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且山地多于平原,迎风坡多于背风坡。 气温由南向北递减 积温的变化规律? ≥10℃积温自南向北,从平原向山区递减。 热量 水分 主要种植玉米、大豆、小麦、水稻等作物。 辽南和辽西是我国早熟棉花的栽培北界 大兴安岭北部仅适于春小麦和早熟大豆的种植 林业和特产区 主要树种: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松、蒙古栎、白桦等。 长白山 大苹果仅适于辽东半岛和辽西栽培 主要分布: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 呼伦贝尔草原 畜牧业 林业 耕作业 有利条件是平原广阔,黑土肥沃,水源充足,雨热同期,不利条件是热量不足,只能满足对热量要求不高的农作物,且仅能一年一熟。 有广大的湿润半湿润的山地丘陵,温度低,树木成材时间长,病虫害少。 有一定面积的草原,但长达半年以上的低温天气,降水又少,草类枯干期长,不利于畜牧业的发展。 阅读“农业地区专业化生产” ⑴什么叫地区专业化生产? ⑵为什么要实行地区专业化生产?主要的粮食作物有哪些? 根据国家的需要,因地制宜地建立和发展各种商品农业生产基地或集中产区,这就是地区专业化生产,也叫分区专业化生产。 地区专业化生产是农业科技进步、商品生产发展和生产地域分工高度发展的结果,是商品化的前提。其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水稻。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农业生产国,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 农业 布局 三大农业生产区域: 我国东北区域农业发展 耕作农业区 林业和特产区 畜牧业区 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成为全国大规模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已形成了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2.下列著名的畜牧优良品种中,属东北地区的是( ) A.牦牛 B.宁夏滩羊 C.细毛羊 D.三河牛、三河马 D 1.东北地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的划分依据主要有( ) A.农业生产历史长短 B.生产技术水平高低 C.气候、地貌土壤等自然条件差异D.热量条件 C D B A B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