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从实践到认识 感性认识及其形式 理性认识及其形式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 感性认识及其形式 红 甜 硬 感觉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对事物的个别属性 和特性的反映,是意识与外部世界的直接联系。 感性认识三种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 一个又甜又硬的红苹果! 苹果(知觉)=红 + 甜 + 硬 + …… 知觉是指多种感觉组合成的整体,它能够反 映出对象的具有可感知性质的整体性结构和特征。 知觉定势 所谓知觉定势,是指主体总是根据先前的知识储备或经验准备,按照一种相对稳定的模式去知觉对象。 表 象 知 觉 表象是大脑对过去的感觉和知觉的回忆和再现,是曾经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那些客观对象的形象的再现和重组。 苹果 ? 感性认识的特点 直接性:感性认识与客观对象之间不存在中介,是人们感觉器官对事物的直接感知。 具体性:感性认识是以感觉、知觉、表象这样具体形象的形式,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 制约着感性认识形成的因素 马克思:“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 客体本身的特性的丰富性、多面性及其显露程度,环境的变化以及观察条件的优劣等等 主体的需要、爱好、兴趣、情绪和价值观念等等 饥区的灾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象阔人的老太爷一样。贾府上的焦大,也绝不会爱上林妹妹。 --鲁迅《二心集》 理性认识及其形式 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理性认识的特点 一是间接性,即它不是人们在接触事物中直接产生,而是在感性认识基础上,经过头脑思维才产生的对事物的间接反映。 二是抽象性,即它不是具体形象地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而是以概念、判断、推理这样抽象的逻辑思维形式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 。 水果 理性认识的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 判断是对对象有所断定(事物本身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事物与其它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关系)的思维形式。 水果 苹果是水果。 西红柿不是水果。 理性认识的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 推理是由已知判断推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帝国主义是反动派 帝国主义是纸老虎 理性认识的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赖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F=GM1M2/R2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有待于发展到 来源于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赖 班·达依尔:陛下,我只要…… 舍罕国王:当然可以……?! 舍罕王赏麦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成为理性认识 感觉 这花是红的 判断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如果割裂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形成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 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否认感性认识的重要性。 唯理论——教条主义 经验论——经验主义 夸大感性认识的作用,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 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对感性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 (二)从认识到实践 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特区的崛起 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 认识必须回到实践中去,这是因为: 1、实践出真知。 3、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2、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为群众所掌握,才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真正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显示出理论的作用来。 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 理性认识要为群众所掌握 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 即工作方法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 反复和无限发展 认识的发展总过程: 认识 再实践 再认识 实践 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所以对于认识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运动永远不会最终完成。 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3.细菌分析报告.ppt
- 2014全国理综-副本教程范本.ppt
- 13.消化腺分析报告.ppt
- 13.遗传算法new分析报告.ppt
- 2.1.荒漠化的防治(文科)教程范本.ppt
- 2014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教程范本.ppt
- 13__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分析报告.ppt
- 2014如何优化果园施肥方案教程范本.ppt
- 2014肾结石教程范本.ppt
- 2.1.细菌的形态结构教程范本.ppt
- 半导体材料性能提升技术突破与应用案例分析报告.docx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政策支持下的关键技术突破与应用前景报告.docx
- 剧本杀市场2025年区域扩张策略研究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人才培训体系构建中的市场需求与供给分析.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人才培训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探索.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内容创作人才需求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区域市场区域剧本市场消费者满意度与市场竞争力研究报告.docx
- 剧本杀市场2025年区域竞争态势下的区域合作策略分析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人才培训与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docx
- 剧本杀行业剧本创作人才心理素质培养报告.docx
最近下载
- 中医诊所申请可行性报告.pptx VIP
- 凉山州布拖县考试招聘一村一幼辅导员考试试题及答案.pdf VIP
-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连续观察”(主题阅读)含答案.pdf VIP
- 肺保护-胸外科.ppt VIP
- 巡视巡察领导自查报告问题清单.docx VIP
- 环境工程微生物-微生物生态.ppt VIP
- 2024下半年四川凉山州会理市招聘“一村一幼”辅导员56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八年级上册因式分解练习200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4四川凉山州美姑县教育体育和科学技术局考核招聘“一村一幼”辅导员34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在全市党委系统信息工作会议上讲话党委会议.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