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市第四中学2015—2016学年度八下语文第一单元教学目标检测.docVIP

茂名市第四中学2015—2016学年度八下语文第一单元教学目标检测.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茂名市第四中学2015—2016学年度 八下语文第一单元教学目标检测 题号 一 二 三 附加题 总分 1—5 6—10 11—14 15—20 21—23 得分 说明: 1.全卷共6页,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láng jí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 (2)他chóu chú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 (3)一想到,我就会心肝俱裂,眼泪yíng kuàng ( )。 (4)那也是tuò shǒu kě dé ,因为它片刻也没有离开过我的心。( )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大英博物馆近来因财力吃紧,裁减工作人员,与中国文物有关的职位首当其冲,这样,中国文物的巡展活动自然难以开展。 B.有的国家靠“采购”外籍运动员提高在国际赛事中的名次,使本土选手减少了在更高舞台上历练的机会,这真是买椟还珠。 C.有些地方的球迷,对主队的平庸表现绝不漫骂,而是将大家耳熟能详的老歌即兴换上新词,齐声歌唱,委婉地表达不满。 D.有的专家认为,能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相法而且面对困难不胆怯的孩子,往往具有领导者的潜质。 3.下面各组句子在表意上有明显差别的一项是( )。 (3分) A. ①传说八路军差一点把城攻破; ②传说八路军差一点没把城攻破 B.①每个人都难免会犯错误; ②每个人都难免不犯错误 C.①老王未免太不会讲话了; ②老王不能不说是不会讲话 D.①这地方好不热闹! ②这地方好热闹! 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中国烟民已超过3亿,占全球吸烟者总数的1/3,二手烟民更高达7.4亿人。每年约有120万人死于烟草诱发的相关疾病。——世界卫生组织资料 材料二:全球大约每6秒就有一个吸烟者死亡。一个十几岁就开始吸烟并连续吸烟20年或更长时间的人,要比从不吸烟的人平均少活20-25年。——CCTV新闻 材料三:吸烟有害健康——烟盒上的警示语 (1)从材料一、二的数据中,你读出了哪些信息?(3分) (2)有人认为材料三的警示语缺乏力度,请你设计一条更有冲击力的警示语。(3分) 5.填空。(8分) 读叙事散文首先得抓住行文线索。本单元的几篇散文,如《背影》以______________ _ _ _为线索,《永久的悔》以______ _____ _____ __ _ 为线索,《铁骑兵》以_____ ____ _ ________为线索,《苏珊·安东尼》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线索。 二、阅读题(46分) (一)(10分)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

文档评论(0)

book198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