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起始课教案5、8起始课案5、8
北京市实美职业学校教案
任课教师:曲蕾 年级:高二 班级:5、8班 教案:2
课题 起始课 日期 2015年 3月 2 日 课堂
类型 新授 课时
安排 共 1 课时第 1 课时 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回顾第一学期,迈向第二学期。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三大环节,1.期末考试总结 2.游戏时间 3.新学期计划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到语文的重要性。问法、 回顾第一学期,迈向第二学期。
北京市实美职业学校教案
附页P1
教 学 内 容 时间
安排
教
学
过
程
学期概述
同学们,现在开始上课啊,坐正坐直!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假期过得总是那么快,问 去哪玩了?怎么过得年啊?
通过你们的讨论,相信你们的状态还没有调整好,那咱们这节语文课,且不讲新课,且不做习题,主要:板书:昨天 今天 明天。老师把本节课内容分成三大部分,1.期末考试总结 2.游戏时间 3.新学期计划
首先我们要总结一下上学期的语文期末考试情况。
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总分: 100分
年级最高分:
班级最高分:
年级最低分:
班级最低分:
整体来说,较理想,但往往有那几位同学,课文不背,期末不复习的。希望你们可以改正自己不足,新的学期新气象。
好,现在咱们举行一个小型的颁奖典礼,为咱们班考的不错的同学颁奖。礼品不贵,但代表老师心意。
谈获奖感言,说一说自己在上个学期是怎么努力的,把经验与同学分享。
祝贺你们,请回。也希望同学们再接再厉。
身边的笑话:PPT
李煜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苏东坡诗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是说饱览诗书的人的气质自然与众不同,事实确是如此。《登高》此诗选自《杜工部集》,是杜甫公元767年(大历二年)秋在夔州时所写。夔州在长江之滨。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胡应麟《诗薮》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风急天高猿啸哀⑵ , 渚⑶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⑷萧萧下 ,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⑸悲秋常作客 ,百年⑹多病独登台。
艰难⑺苦恨繁霜鬓, 潦倒⑻新停浊酒杯。
“返自然”是这首诗的中心题旨。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做客,三人登高宴饮。当时距是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凄凉。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伤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诗人在这首诗中表现了爱国之情。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张元干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终于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