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课程复习资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环境管理课程复习资料

环境管理课程复习资料 第一章 环境管理导论 主要内容 环境的基本概念 环境问题 人类认识环境问题的基本历程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 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 环境管理的对象与内涵 环境管理的性质、特点与类型 环境管理思想与方法的演进 1 环境的基本概念 1.1 环境 1.1.1 定义:围绕人类生存的空间及其中可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外部条件和因素的总体。 1.1.2 环境的分类 按其属性划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1.1.3 环境的重要性 (1)人类生产与生活的物质基础。 (2)讨论:人类发展最根本的因素是什么? 制度决定论(短期)新制度经济学 文化决定论(中期)20世纪初, 韦伯命题 60~90年代:亚洲价值观 90年代初:塞缪尔·享廷顿(文明冲突论) 福山(美籍日本人),文化研究(信任) 迈克尔·波特,钻石模型,文化是最根本的、最难替代的和最持久的竞争力。 地理决定论(长期)绍兴师爷 徽商 1.2 环境质量 1.2.1 定义:指环境总体或各要素对人类生存繁衍及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优劣程度或适宜程度。 1.2.2 衡量的尺度:环境质量标准 1.2.3 衡量的内容:生存条件、生产条件、审美条件、生态结构四个方面。 2 环境问题 2.1 定义:指在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的干扰下,引起环境质量的下降或环境系统的结构损毁,从而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与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 2.2 环境问题的分类 2.2.1 按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分类: ① 原生环境问题(第一类环境问题——灾害) ② 次生环境问题(第二类环境问题——公害) 2.2.2 按环境问题的表现分类: ① 环境破坏:生物环境破坏;非生物环境破坏 ② 环境污染与干扰:环境污染;环境干扰 2.4 全球环境问题 (1)全球气候变暖: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每10年将升高6厘米,海岸地区(孟加拉、中国沿海、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的多数岛屿)被淹没;降雨和大气环流的变化,气候反常,易造成旱涝灾害,海啸,飓风,台风等。 (2) 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在离地面25km处厚度约为3毫米的臭氧集中层。吸收紫外线,保护生命,并将能量贮存在上层大气,调节气候。 (3) 生物多样性减少:专家估计世界上每小时2-3个物种灭绝。 (4)酸雨蔓延:酸雨是指大气降水中PH值低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酸雨妨碍水中鱼、虾的成长;导致土壤酸化,危害植物的生长;酸雨还腐蚀建筑材料,近十几年来,酸雨地区的石刻、石雕或铜塑像古迹的损坏超过以往百年以上,甚至千年。 我国华南酸雨区是世界三大酸雨区唯一尚未治理的。 (5)森林锐减:正以4000km2/年的速度消失,涵养水源功能减弱,物种减少和水土流失,对CO2的吸收减少加剧温室效应。 (6)土地荒漠化:每年有6万km2土地变成沙漠, 6万km2农田、9万km2牧区失去生产力。全球共有干旱、半干旱土地50亿公顷中的33亿遭到荒漠化威胁。两河流域、楼兰。 (7)大气污染:悬浮颗粒物、CO、CO2、NxOy、铅等。每年有30-70万人因此而提前死亡。 (8)水污染:世界上有1/4的地方长期缺水。水量中只有3%的淡水,只有0.01%水存在于江湖和浅地层中。 (9)海洋污染:全世界有60%的人口挤在离大海不到100公里的地方。近海区的氮和磷增加50%-200%;赤潮,破坏红树林、珊瑚礁、海草,近海鱼虾锐减。 (10) 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 2.5 我国十大环境问题 大气污染:SO2、NXOY、PM2.5 垃圾围城:垃圾处理 水土流失 濒危物种生存环境缩小 耕地资源逐年减少 水域污染 噪声污染普遍超标 沙漠化不断扩大 水资源短缺 森林资源供不应求 3 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与行动 3.1 认识 1968年美国生物学家卡逊夫人《寂静的春天》 1972年罗马俱乐部米都斯《增长的极限》 1987年布伦特兰《我们共同的未来》,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是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关于人类未来的报告 3.2 行动 1968年罗马俱乐部成立 1971年绿色和平组织成立 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 1973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成立, 1973年《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1985年《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87.9.16《蒙特利尔议定书》, 9.16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生物多样性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2.29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1997年,制定了《京都议定书》 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 2009年12月7-18日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4045目标 2011年11.28-12.9 德班世界气候大会 作业一: 梳理历次全球气候会议中各国的行动和谈判的焦点

文档评论(0)

gangsh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