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综合检测(含解析) 人民版.docVIP

高考历史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综合检测(含解析) 人民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历史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综合检测(含解析) 人民版

单元综合检测(一) (学生用书为活页试卷 解析为教师用书独有) (检测范围:专题一)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 1.据载,商朝“国王死后,他的兄弟继承王位,年长的兄弟有优先继承权。当所有的兄弟都死后,哥哥或弟弟的儿子继位,年长的兄弟有优先继承权,正妻之子和妾之子也没有先后之分。”这从本质上表明商代(  ) A.具备了初步的宗法秩序 B.首创了王位世袭制度 C.有一定的原始民主色彩 D.嫡长子享有某些特权 解析 A 商朝王位继承有时父死子继,有时兄终弟及,具备了初步的宗法秩序,A项符合题意。B项应在夏朝,C项符合禅让制的特点,D项应在西周,这三项都与题中商朝无关。 2.(2013·石家庄模拟)“中国人总是作为他家庭中忠诚的成员生活着,非常关心亲族关系,对于辈分、男女性别和身份的区别很是敏感,从古代起,女儿都是嫁到别家去,儿子则将媳妇娶进自己家里。”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体现了宗法制等级森严及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特点 B.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有利于权力的分配 C.宗法制的形成有利于宗族的团结及内部的稳定 D.体现了大宗和小宗的关系,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解析 C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描述了中国古代以血缘关系为特点的宗法制度,材料中“作为他家庭中忠诚的成员生活着,非常关心亲族关系”表明起到了维护家庭内部稳定的特点。A、B、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3.台湾史学家许倬云在《文化与亲缘——中国人双重认同的根源》一文中说:“战国纷争之际,各国都恪守着天下定予一的信念,他们争论的出发点是如何统一,却不是是否统一。”文中的“信念”源自(  ) A.中国人对统一的渴望 B.分封制的影响 C.由西周发展而来的文化认同 D.各国统治者变法自强 解析 C 西周政治体制的特点是将血缘与政治联系起来,形成“家国一体”“天下一家”的理念,这是周留给后世最珍贵的财富。 4.某同学在研究下列两幅图片后,对该阶段中国古代社会的变化特征得出一些感悟,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从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 ②从世袭到任命 ③从地方分治到中央集权 ④从分裂到统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A 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和比较能力。①②③表述正确,④表述不正确,西周的分封制在当时有助于加强国家的统一。 5.(2013·南昌联考)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确切的说,造成上述“分散性、松散性”的原因是(  ) A.贵族拥有世袭特权 B.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的特点 C.郡国并行不利于国家长治久安 D.贵族兼并土地愈演愈烈 解析 A 西周时小农经济尚未出现,排除B项;郡国并行是在汉初推行的,排除C项;土地兼并现象是在封建制度确立后才出现的,排除D项。随着时间的推移,周王与受封诸侯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容易造成割据局面,A项符合题意。 6.社会流动是指不同阶层出身者可以因为后天因素而转换成另一个阶层。据此分析,春秋战国的历史变动应为“社会流动增大”。出现这一变动的主要原因是(  ) A.小农经济形成 B.分封制逐渐瓦解 C.监察制度建立 D.王位世袭制遭到破坏 解析 B 春秋战国之前,出身决定了人的命运,“社会流动”很小。分封制崩溃以后,贵族等级制被打破,普通民众可以通过学识、战功或者经济地位的提高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因此,正确的答案为B项。 7.《史记·商君列传》:“筑冀阙宫廷于咸阳,秦自雍徙都之。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这则材料不能反映(  ) A.秦设县制是针对扩大的疆域而实行有效管辖 B.中央集权制在战国时代就已经存在了 C.建都咸阳体现了秦国的强大 D.秦王统一中国定都咸阳 解析 D 本题要注意材料出处。材料出自《史记·商君列传》,商君即商鞅,当时秦还未实现统一,只是反映了战国时期秦国的状况,故D项说法不正确。 8.秦朝时期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一做法使(  ) A.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B.君主专制造成的决策失误有所减少 C.君权在事实上遭到了弱化 D.民主观念开始渗入到政治体制 解析 B 本题考查对三公九卿制的评价。秦朝时期军国大事先由大臣朝议再由皇帝裁决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决策失误。这一做法与君权的弱化无关,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是通过郡县制实现的。 9.(2013·湖北模拟)秦灭六国后,嬴政自称“赖宗庙之灵”,进而又采用邹衍“五德之运”的学说,利用天人感应论,“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从所不胜,为水德”。这反映出(  ) A.礼乐制度被进一步强化利用 B.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C.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