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的规定编写。 本标准代替GB/T 20903-2007《调味品分类》。 本标准与SB 20903-2007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部分产品的定义; 本标准由全国调味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98)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替代标准的历代发布情况为 GB/T 20903-2007 调 味 品 分 类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调味品的术语、定义和产品分类。 本标准适用于调味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5091-1994 食品工业基本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3.1 调味品 condiment 又称调味料。在饮食、烹饪和食品加工中广泛应用的,用于调和滋味和气味并具有去腥、除膻、解腻、增香、增鲜等作用的产品。 注:改写GB/T 15091-1994,定义3.15。 4 分类 4.1 食用盐 又称食盐。以氯化钠为主要成分,用于烹调、调味、腌制的盐。按其生产和加工方法可分为精制盐、粉碎洗涤盐、日晒盐。 4.2 食糖 用于调味的糖,一般指用甘蔗或甜菜精制的白砂糖或绵白糖,也包括淀粉糖浆、饴糖、葡萄糖、乳糖等。 4.3 酱油 4.3.1 酿造酱油 以大豆和/或脱脂大豆、小麦和/或麸皮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液体调味品。 4.3.2 配制酱油 以酿造酱油为主体,与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食品添加剂等配制而成的液体调味品,其中酿造酱油的含量(以全氮计)不得少于50%。 4.3.3 铁强化酱油 按照标准在酱油中加入一定量的乙二胺四乙酸铁钠(NaFeEDTA)制成的营养强化调味品。 4.4 食醋 4.4.1 酿造食醋 单独或混合使用各种含有淀粉、糖的物料或酒精,经微生物发酵酿制而成的液体调味品。 4.4.2 配制食醋 以酿造食醋为主体,与冰乙酸等混合配制而成的调味食醋,且酿造食醋的添加量不得少于50%。 4.5 味精 4.5.1 味精(谷氨酸钠99%) 以淀粉质、糖质为原料,经微生物(谷氨酸棒杆菌等)发酵、提取、中和、结晶精制而成的谷氨酸钠含量不小于99.0%、具有特殊鲜味的白色结晶或粉末。 4.5.2 加盐味精(味素) 在味精(谷氨酸钠99%)中,定量添加了精制盐且谷氨酸钠含量不低于80%的均匀混合物。 4.5.3 增鲜味精 在味精(谷氨酸钠99%)中,定量添加了核苷酸二钠〔5′鸟苷酸二钠(GMP)、5′肌苷酸二钠(IMP)或呈味核苷酸二钠(IMP+GMP)〕等增味剂,且谷氨酸钠含量不低于97%,其鲜味超过混合前的味精(谷氨酸钠99%)。 4.6 芝麻油 又称香油。从油料作物芝麻的种子中制取的植物油,可用于调味的一种油脂。 4.7 酱类 4.7.1 豆酱 以豆类或其副产品为主要原料,经微生物发酵酿制的酱类。包括黄豆酱、蚕豆酱、味噌等。 4.7.2 面酱 又称甜面酱,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成的调味酱。 4.7.3 番茄调味酱 又称番茄沙司。以浓缩番茄酱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食糖、食用盐、食醋或食用冰醋酸、香辛料和食用增稠剂等辅料经调配、杀菌、灌装而成的复合调味料。 4.7.4 辣椒酱 以辣椒为原料,经发酵或不发酵,添加或不添加辅料制成的调味酱类。 4.7.5 芝麻酱 又称麻酱。以芝麻为原料,经润水、脱壳、焙炒、研磨制成的酱品,有的加入其他辅料。 4.7.6 花生酱 花生果实经脱壳去衣,再经焙炒研磨制成的酱品,有的加入其它辅料。 4.7.7 虾酱 以海虾为主要原料,经盐渍、发酵酶解,配以各种香辛料和其他辅料制成的调味酱。 4.7.8 芥末酱 以芥菜籽粒或芥菜类植物块茎为原料,制成的酱,具有刺鼻辛辣味。包括黄芥末酱和青芥末酱等。 4.8 豆豉 以大豆为主要原料,经蒸煮、制曲、发酵,酿制而成的呈干态或半干态颗粒状的调味品。 4.9 腐乳 以大豆为原料,经加工磨浆、制坯、培菌、发酵而制成的调味、佐餐制品。 4.9.1 红腐乳 在腐乳后期发酵的汤料中配以红曲酿制而成,外观呈红色或紫红色的腐乳。 4.9.2 白腐乳 在腐乳后期发酵的汤料中不添加任何着色剂酿制而成,外观呈白色或淡黄色的腐乳。 4.9.3 青腐乳 在腐乳后期发酵过程中以低度食盐水作汤料酿制而成,外观呈豆青色的腐乳。 4.9.4 酱腐乳 在腐乳后期发酵过程中以酱曲为主要辅料酿制而成,外

文档评论(0)

maritime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