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寿圣寺的故事.docVIP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寿圣寺的故事

三、人文景观 1、寿圣寺 寿圣寺位于水口乡顾渚内,始建于三国赤乌年间,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盛唐时寺院规模达到鼎盛,成为浙北首刹。沧海桑田,世事更迭,寿圣寺也是几度兴废。 ?在已故的圆成方丈的主持下,寿圣寺再度重兴,现今寿圣寺在界隆住持的大力推动下,香火鼎盛。寺院主要建筑由南往北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七如来殿和五佛楼。东西配殿分别是:钟楼、鼓楼、客堂、大悲殿功德堂、念佛堂等。 ??寺院现存遗迹有:雌雄千年古银杏各一棵(群),千年古井一口,刻有“古寿圣寺”的石砖墙一处,以及数方宋代柱础。“寿圣寺已建成开光的九层宝塔内,供奉着一部由圆成老和尚手书的《妙法莲华经》”。寿圣寺古名“寿圣禅寺”。传说寿圣寺有两大禅机:一是三国时高僧闻地鼓而建寺,明景泰年间山洪废寺,直至清同治年间士绅陈伦、臧宝莹等五人闻地钟再鸣而重建宝刹。二是唐初年间,寺庙侧雪地喷涌一泉,后为寺僧饮水之处,因雪泉常被洪水淹没而移位数米,似云彩飘浮改名云泉。 在禅宗发展过程中,有一则经典的“佛祖捻花,迦叶微笑”的著名传说,创下了禅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十六字真言。寿圣禅寺僧众,为参透“地鼓”、“云泉”两大禅机,常常夜以继日的参悟,茶就成为唯一允许的除睡解困之物。清代《长兴县志》上有首古诗吟道:“问法当茶就野僧,仙陀渺渺随缘登。人世扰掖增痴蝇,维摩不语神棱棱。”该寺又在粥内加茶叶烧煮成“茗粥”,遂成为远近闻名的斋饭。 寿圣寺是顾渚茶区景点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清代《长兴县志·卷十五寺观》对寿圣寺的环境有一段精彩的描写:“锦屏拱其南户,金山枕其北阴。朝来爽气,西烹顾渚之茶;夕映清晖,东啸吴陵之月。以至石门彩曙,尧市晴岚,飞瀑喷珠,鸣泉漱玉,其映带于寺之前后左右者,皆非尘迹。”这就说明与顾渚紫笋茶有着密切关系。 清《长兴县志·卷十五寺观》载吉祥寺:“贞元十七年刺史李词表奏,自武康县移置此处,置贡茶院”,解决了贡茶院简陋的问题。贞元十七年为公元801年,可见吉祥寺迟于寿对寺一百多年。至于唐代寿圣寺管辖吉祥寺的问题,笔者也在清《长兴县志·寺观》中查到:“寿圣禅寺在县西北三十五里,……为丛林。”丛林者大寺也,寺僧上千,下辖本地诸寺,可证释界隆之言不差。唐贞元年间后期,顾渚紫笋的贡额倍增每逢茶季,顾渚山上 立旗张幕,太湖里画舫遍布,役工逾万,工匠千余。可以想象,吉祥寺因有贡茶院而人满至极限,绝大多数僧众移至寿圣寺暂住。有净端和尚吟诗一首:“吉祥寿圣山水连,茶韵来闻二十年。知道老僧无热恼,金沙池内不流泉。”这样的条件下,寿圣、吉祥两寺的茶艺也进入了唐代的前卫行列。 晚唐,水口钱氏一位子弟,在寿圣寺出家为事茶僧。二十七岁转至湖州开元寺,投高闲禅师受戒,法号鉴宗。后来在咸通三年(862)上径山寺驻锡,禅与茶皆“冠于江浙门”。 宋代初期,天下贡茶以建溪北苑为主。宋人陶谷著《■茗录》记载了顾渚山僧向大臣窦仪荐紫笋茶的故事,文云:“开宝(968——976)中,窦仪以新茶饮予,味极美,奁面标云 龙坡山子茶。龙坡是顾渚之别境。咏曰:生成盏里水丹青,巧尽天工学不成。却笑当时陆鸿渐,煎茶赢得好名声。” 由此可见,寿圣寺的茶缘是剪不断、理还乱,博大精深,尚需发掘、整理、研究。 ?顾渚山至今保留有摩崖石刻三组九处:湖州刺史杨汉公题于唐开成四年(839),南宋龙图阁直学士、湖州知府汪藻和知府韩允寅等 三处。金山村白羊山一组,由湖州刺史袁高、于頔、杜牧题名石刻,分别题于唐兴元元年(784)、贞元八年(792)、大中五年(851) 。题于斫射岕老鸦坞一组:湖州刺史裴汶、张文规等题于唐德宗兴元年(784)、唐癸亥年(843)。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顾渚西顾山最高堂唐代摩崖石刻题记是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顾渚唐宋摩崖石刻题记(含贡茶院遗址)的一个组成部分,位于水口金山村白羊山西南侧半山腰上。石刻一处三方,上各刻有“唐兴元年(784年)三春十日,湖州刺史袁高奉诏修茶贡题记;唐贞元八年(792年)春三月,湖州刺史于遵奉诏命诸茶院修贡毕登西顾山题记;唐大中五年(851)年,湖州刺史、著名文学家、诗人杜牧奉贡讫事在西顾山最高堂题诗。西顾山最高堂唐代摩崖石刻是我国唐代贡品紫笋茶形成与发展重要的历史见证,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今天我们传承祖国优秀文化,促进地方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然而,由于经历一千二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尤其是近年随着自然环境的改变,石刻自然受损日趋严重,部分石刻漫漶难考。其中杜牧题诗60个字,可辨仅26字。对此,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要求文化文物等有关部门加强保护。2002年,县文物管理所会同省考古研究所有关专家就石刻保护邀请方方面面专家进行长达二年的论证。2005年上半年提出整体保护方案:即在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

文档评论(0)

maritime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