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军医的来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代军医的来源.doc

宋代军医的来源   摘 要:宋代的军医分为专任医生和兼治军民的医生。前者随军配备,后者多是在军人伤病惨重情况下由翰林医官院、太医局和地方政府承诏临时派入军队为伤病军人诊疗。专任与兼职医生都被纳入军事医疗体系,为军人生命医疗提供基本保障。   关键词:宋代;军医   为与周边少数民族保持军事对抗,宋廷不得不维持庞大的养兵数量。如何保障这支队伍的生命医疗条件,宋廷设立了一整套军事医疗的制度体系。军医作为军中医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是建立军事医疗体系的首要环节。笔者就围绕宋代军医的来源问题进行探讨。   一、专职军医   宋代实行所谓内外相制,强干弱枝的战略防御政策,京师集重兵,在外行更戍法。无论是京师驻军,还是地方宿卫军中,都设有专职军医。《天圣令?医疾令》亦有明文规定:诸宿卫兵士当上,及在京诸军班有疾病者,分遣医官巡疗,行者(军)处亦准此。 [1]《虎钤经》卷一《人用第三》中记载:医药之人,二十人已上,以兵数增之,兽医亦如医人之数。[2]这是行军时设军医的又一明证。宋神宗锐意用武,改更戍法而行置将之法。这诸将中也应设有军医,元丰六年(1083)时,熙河兰会路经略安抚制置使李宪建言请求诸将许差医人、医兽而得到批准。[3]南宋时期军中也有军医,宋理宗景定四年(1263)间,宋廷设置宁江新军,颁布优待将士的条法,其中有涉及医治病军的规定:新军入营之后多有不伏水土,病患者与之修合药饵,支拨钱米木炭等,选择医人优支月给,节次差官提点医治。又虑奉行未至分,委幕属同医人将带生熟、白米等前去诸屯,家至户到,点视医疗。 [4]   二、翰林医官院医官   翰林医官院是宋代最高医政机构,总领全国医药政务。医官院的医官会被适时派往京畿地区以及地方军队,承担临时性的军医工作。《宋史?方技传》记载:自建隆以来……京城四面,分遣翰林祗候疗视将士,暑月即令医官合药,与内侍分诣城门、寺院散给军民,上每便坐阅兵,有破金疮者,即令医官处疗。[5]仁宗庆历四年(1044)四月颁诏:前调发军士,往湖南捕捉蛮贼,方夏獐热,罹疾者众,宜令医官院遣医学一员,驰往诊视之。[6]再有,熙宁十年(1077),宋朝正与交趾酣战,神宗手诏:岭外大热,病瘴者多。方屯兵未解,官吏将校在彼者众,深虑难于医药,枉致死伤。医官院选差医学三人,赐绢五十匹,遣赴桂州。[7]至南宋时,翰林医官院也仍然承担部分向禁军派遣军医之责。如淳熙八年(1181)军民多有疾疫,也令翰林医官局差拨医官巡诊,并散给药饵。[8]翰林医官院的医官也需要承旨为厢军诊疗治疾。如仁宗天圣五年(1027),因滑州修河兵夫染疾,宋廷令医官院遣医分治之。[9]   三、太医局医学生   太医局是宋代中央的医学教育机构,以教养医官为主要责任。对于在京诸军的医疗工作,太医局的医学生贡献颇大,并可以视作是一种暂时的临床实践行为。神宗熙宁九年(1076 ),太医局改制时明确规定:学生常以春试,取合格者三百人为额。太学、律学、武举生、诸营将士疾病,轮往治之。[10]据此太医局需要选派其医学生为在京三学及诸军轮往治病。再如,哲宗元?八年(l193),因在京军民难得医药,所以宋廷措置于太医局选差医人就班直军营坊巷,分认地,分诊治,本府郡官提举合药,异日支食钱于御前寄收封椿钱内等支破。候患人稀少,即罢。[11]宋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时,因为太医局医学生医治诸军有劳,而向其发放补助,经差医治殿前马步三司、禁卫诸班直等局生添破合药钱三贯文,不经差人勿给。[12]   四、地方政府的配合   两宋豢养着一只数量巨大的常备军力量。仅仅依靠中央医疗机构医官院与太医局来承担军医派遣工作,实在难以应付庞大的军兵医疗之需,十分需要地方府州的配合与协助。地方官在特殊时期,需承旨选派医工或医人为军队服务。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 ),诏:遣使赍名方,诣益州,委凌策选医工、给药材,赴军中祗应。[13]凌策时任益州知州。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诏安南诸军过岭,有疾病寄留者,令所寄州军专选官管勾医治,提点刑狱往来提举。[14]再有,宋哲宗元?七年(1092)时,虑诸将在外,虽有军医,不能诊治,故诏沿边城镇堡寨,委本将选差医工一人,月给药钱八贯,遇随军出入,给马一疋,二年一替,愿再留者听。[15]   州立医学中的医博士是掌诊疗之事的医职人员,特殊情况下也需要配合军中医治之事。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令川峡诸州勒医博士按圣惠方合本土所须药,以给兵戍。[16]再有,绍兴三十二年(1162)建康、镇江府等地屯戍军兵多有染疾,令诸路转运司支破系省钱物,委逐州守臣修合要用药饵,差拨职医分头拯救。[17]职医就是医博士,政和年间为避免与太医学医博士重名而该为职医。   五、小结及余论   宋廷为保障军兵的生命医疗条件,随军设立专任

文档评论(0)

lnainai_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