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首·归园田居》讲解.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三首·归园田居》讲解

作者 陶渊明,东晋时期文学家。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仕宦家庭。由于儒道思想的矛盾性,时官时隐,举棋不定。 41岁以后,陶渊明因时局动荡,仕途险恶,以及官场政治腐败,门阀制度森严,而对现实极端不满,毅然辞官归隐,与官场彻底决裂,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他是田园诗的开创者。 高考考点—山水田园诗歌课堂训练 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 所谓的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晋代的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 。 了解几个问题 1、从何而归; 2、为何而归; 3、归向何处; 4、归去如何。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作为诗歌的首句,表明作者的爱憎。爱山川田园,憎官场,统领全文,定下诗歌的感情基调,同时埋下伏笔,表明诗人辞官归田的原因。 思考:如何理解“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明确:“羁鸟”是笼中的鸟;“池鱼”是池塘中的鱼。这二者的特点是失去自由,失去最适合它们生活的环境,只会觉得痛苦。 也暗示作者在官场就如同“羁鸟”、“池鱼”一般,失去自由。说明作者身在官场而心系田园的心情,以唤起人们对自由的向往。 作 业 1、预习《孔雀东南飞》 2、完成《金榜》P27“基础自主预习” 。 归 园 田 居 陶 渊 明 陶渊明 1、从何而归? 明确:官场。 诗人将官场说成“尘网”、“樊笼”。 误落尘网中: 从一个“误”字可看出,作者出于种种原因,违背自身的“本性”,走上做官的这条歧路,心中充满辛酸和悔恨。 一去三十年: 视山川田园为老朋友,一别三十年,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眷恋,向往。 2、为何而归? (1)本性爱山川田园生活。 (2)由于官场的黑暗,无自由,无法实现抱负, 作者归隐田园为独善其身。 提示:从作者自身和官场两个角度分析 3、归向何处? 明确:园田。 讨论:回答 1、《归园田居》(其一)里描写了农村生活的诗句是哪些? 描写了哪些景象? 2、诗人如何描写这田园风景的? 3、为什么这些很普通、很常见的景象在作者笔下却显得美? 诗人厌恶官场,对田园生活更增添了感情,从描写中可以感觉诗人的内心闲适、自在、喜悦,在这样的心情下写入平常的农村景物,融情入景,便和他的感情交融,创造了一个情景交融的自在闲适的诗的意境。 通过白描手法,无粉饰之言,却展现了勃勃生机,朴拙自然。层次分明,景有远近之分,有动有静,与官场生活形成鲜明对比。 4、归去后生活如何,作者心情如何? 明确:“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点睛之笔,“久”是对官场生活的厌倦,悔恨,此时作者是在写自己摆脱官场束缚的宁静、闲适的生活状态和那种轻松、平和、喜悦之情。 酬张少府 王维 ????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注释:⑴吹解带:吹着诗人宽衣解带时的闲散心情。    ⑵长策:高见。    ⑶空:徒,白白地。    ⑷旧林:故居。    ⑸“君问”两句:这是劝张少府达观,不因穷通而有得失之患。 ??? 1、颈联为我们展示了什么样的一幅画面? 试从情景交融的角度分析颈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 ?? 课堂练习——鉴赏山水田园诗

文档评论(0)

dart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