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窃的认定与处罚.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扒窃的认定与处罚.doc

扒窃的认定与处罚   摘 要:刑法修正案(八)将扒窃的定性从一般的违法行为上升为刑事犯罪行为,且属于行为犯,即只要一旦实施了扒窃行为就构成犯罪,不存在数额的限制。但是理论和实务中对于扒窃的认定和处罚情节的具体认定上均存在一定争论,需要进一步理清。   关键词:扒窃;随身携带;累犯;重复评价   一、问题的提出   被告人海某曾因犯盗窃罪,于2013年9月22日被X市J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千元,于2013年10月24日刑满释放。2013年12月11日3时许,被告人海某到X市J区杏西路“星城网吧”VIP13号包厢内,将被害人朱某放置在身边电脑机箱上的一部价值人民币2993元的“苹果”牌手机盗走,后将该手机销赃。当日23时许,被告人海某返回该网吧时被被害人抓获,其随身携带的一张被盗手机的手机卡亦被缴获。因涉嫌犯盗窃罪,被告人海某于2013年12月12日被X市J区公安机关刑事拘留,2014年1月16日经过X市J区人民检察院批准被执行逮捕,审前羁押于X市第二看守所。   X市J区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后,以被告人海某涉嫌盗窃罪,于2014年1月26日向X市J区人民检察院移送审查起诉。X市J区人民检察院受理后,于2014年1月28日已告知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被害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依法讯问了被告人,听取了被害人的意见,审查了全部案件材料,于2014年2月12日向X市J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到案后,被告人海某在侦查和审查起诉阶段均能够如实供述上列犯罪事实,在庭审过程中亦能够自愿认罪。被盗的手机卡已由公安机关发还被害人朱某。   X市J区人民法院经过审理认为,上述犯罪事实,被告人海某在开庭审理过程中亦无异议,并有录像光盘1张、书证公安机关出具、制作的被告人户籍材料、到案经过、人员前科信息、情况说明、提取笔录、扣押、发还清单、鉴定意见通知书、辨认笔录、现场照片、证人苏某、王某的证言、被害人朱某的陈述及其提供的涉案赃物权属凭证、X市价格认证中心价格鉴定结论书等证据予以证实,足以认定。   本案的案情比较简单,公诉机关X市J区人民检察院起诉指控被告人海某因为在公共场所扒窃他人财物而构成盗窃罪,而且系累犯,依法应当从重处罚。但是,在案件审理中,对于被告人海某的行为定性及相应的处罚情节认定上,仍存在一定争议。   二、问题的争论   第一种观点,被告人海某的行为系扒窃。检察官作为公诉人代表公诉机关出庭支持公诉,认为其行为系扒窃,已构成盗窃罪。主要理由是,根据通过《刑法修正案(八)》修订之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可见,刑法已将扒窃的定性从一般的违法行为上升为刑事犯罪行为,且属于行为犯,即只要一旦实施了扒窃行为就构成犯罪,不存在数额或其他情节的限制。   第二种观点认为,被告人海某的行为不应属于扒窃,进而也不构成盗窃罪。该观点主要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第四款的规定,在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的,应当认定为“扒窃”。因此,认定“扒窃”应当同时满足“在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的地点条件和“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的对象条件。在本案中,如果被盗财物系被害人衣服口袋中的财物,则毫无争议,但被告人海某盗窃的是他人放在“身边电脑机箱上的”手机,不属于“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根据罪行法定的刑法原则,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既然法律已经规定扒窃的认定标准,应严格适用,不能认定为扒窃。因为在X市,盗窃罪的“数额较大”标准为人民币3000元,本案被盗财物手机的价值经鉴定仅为2993元,未达到“数额较大”标准,所以,被害人海某的行为也不构成盗窃罪。   第三种观点认为,被告人海某的行为虽然不构成扒窃,但是鉴于被告人海某曾因盗窃受过刑事处罚,且盗窃数额达到3000元的百分之五十[1],仍应认定其行为为盗窃犯罪行为。同时,因为被告人海某因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后,于2013年10月24日刑满释放,在刑满释放后不满三个月即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应当认定为累犯,依法从重处罚。   三、问题的回归   一个简单的盗窃小案件,存在如此多的观点和看法,充分体现处扒窃直接“入刑”之后,在理论和实务中均存在亟待规范统一法律适用的问题。盗窃罪是典型的侵犯财产型犯罪,刑法及司法解释均对盗窃罪的定罪量刑作出大量细致的规定,其中很多涉及盗窃数额标准的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