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师教育课程发展趋势探析.doc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教师教育课程发展趋势探析.doc

我国教师教育课程发展趋势探析   摘 要:“学生”是“儿童”众多社会角色的一种,“学生文化”不同于“儿童文化”。我们在学校中见到的“学生”往往是“单向度”的儿童,是“教育对象”或者“教育主体”,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儿童”。目前我国的教师教育对“学生”认识不足,更缺少对完整的教育对象“儿童”的认识。将儿童科学引入教师教育课程是向“儿童发展本位”的教育原点的回归,也是我国未来教师教育课程建设的发展趋势。美国的教师教育课程将儿童科学贯穿到教师教育专业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作为典型的“儿童中心”的教师教育课程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关键词:学生文化;儿童文化;儿童科学;教师教育课程;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42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4)01-0089-05   杜威的“儿童中心论”实现了传统教育理论向现代教育理论的转向。自此之后,“学生”逐渐取代“教师”成为教育的中心,与之相伴的是对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的理解和认识在教育实践、教育研究和教师教育中的增多。然而,完全意义上的“儿童”才是教育真正的主体,“学生”只是“儿童”众多身份角色中的一种。“学生文化”与“儿童文化”有着显著差异。深刻剖析我国当前教师教育课程中的“学生文化”,对反思和改良我国的教师教育实践,培养更加优秀的教师有良好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一、 被忽视的“儿童”: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批判   目前我国培养中小学教师的主要途径是各地方师范学校以及综合大学内的各师范专业,培养方式主要是五年制小教大专和四年制本科学制。根据教育部2011年制定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教师教育课程广义上包括教师教育机构为培养和培训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所开设的公共基础课、学科专业课和教育类课程;狭义的教师教育课程是专指教育类课程。目前国内教师教育总课程的基本结构为:通识教育课程(约占总课程的30%~35%)、学科基础平台课程(约35%~40%)、专业课程(约15%~20%)、教师教育课程(约15%~20%)。其中必修课占80%以上,选修课不足20%。就狭义的教师教育课程而言,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见表1)。   《课程标准》作为指导性的文件对各师范大学和师范学院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课程标准》预设的“儿童发展与学习”这一学习领域纳入有关“儿童发展”的主要理论和研究成果。通过对各学校现行课程计划的分析,不难发现目前的教师教育课程仍以教育理论学习和教育技能培养为主。对“学生”的认识和了解一般通过开设《青少年心理学》、《学校心理咨询》、《班主任工作》等课程来实现。这些课程的目标在于,使学生了解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包括身体健康、认知、情感、人格发展等方面),并能按照青少年特点和规律,把理论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   目前我国的教师教育课程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不光是缺乏对“学生”足够的关注,更是对完整的教育对象“儿童”认识的曲解。它具体表现为:第一,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现行课程体系围绕的核心是教师的“教”,而不是学生的“学”;第二,教师教育课程以儿童的“学生”身份为核心,对学生的校园生活,尤其是课堂学习关注甚多,但对学生的课外活动和除知识外的其他素质的发展缺少关注,它在撕裂儿童生活的完整性的同时,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第三,现行的教师教育课程还缺少对儿童团体、儿童个体研究的关注,这不利于教师对弱势群体或特殊群体的帮助以及“因材施教”的实现;第四,已有的有关儿童认识的课程为心理学所主导,几乎没有为教师从其他角度(如生理学、社会学、历史学等)理解儿童留有余地,这使我们在教师教育课程中看到的往往是一群“单向度”①的儿童;第五,目前的教师教育课程与基础教育实践脱钩,通过直接交往了解和认知“儿童”的机会太少。各校的教育实习往往集中安排在理论和实践课程之后,而且时间较短,一般为6~8周 [1 ],真正开展和实施“见习”课程的非常罕见。缺少与教育对象经常性的沟通和交流,就难以对“儿童”形成较客观和感性的认识,而这正是富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的基础。   实质上,虽然“学生”是学校教育的轴心,但“学生”是“儿童”众多社会角色的一种。把“儿童”仅视为当前的学习主体远远不够,还要将之视为社会、历史和文化个体,这样才能对儿童有全面客观的了解。如果教师不了解儿童的背景、学习与发展的特征,不能把其当做教学的参照,这意味着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失去了最重要的基准。因为了解儿童是理解儿童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如何行动等的理论基础。教师教育改革成为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教师教育进一步专业化是当下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2 ]。   二、“学生文化”与“儿童文化”的异同:教师教育课程转向的缘由   学生指在各级各类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的人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