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备战2017高考语文《源头好题天天见》系列之第七周第02组(答案版)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语言基础与运用
1. 【答案】D
【解析】
2.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A.“两三千万多”与“人次”搭配不当;B.第一个“是”后缺宾语,在“实现贵州崛起”后加宾语;C.搭配不当,两面对一面。
3. 【答案】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正确使用关联词语的能力。考查虚词的使用,这个题目属于近几年来新课标卷都没有涉及过的考点。可能是绝大多数考生复习的盲点,大概会令人错愕。要分析句间的关系和前后关联词的搭配,来确定答案,在语境中选填词语,可以同一位置的几个词语比较,结合上下文辨析前后语句的语义与逻辑关系。学科网
4. 【答案】①但并非得了抑郁症就要服用药物 ②对于轻度或中度的患者来说③应首先采用“行为—认知”疗法(5分。答对一空1分,答对两空3分,答对三空5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①空注意后文“比抗抑郁药更为有效”,第②空注意前面的“严重抑郁症”第③空注意前文“‘行为—认知’疗法”。[来源:学。科。网Z。X。X。K]
5. 【答案】(1)除大部分吸烟者不支持酒店禁烟外,居民普遍支持公共场所禁烟。(2)学校:关爱学生,请勿吸烟!医院:您的指尖夹着他人的生命——请勿吸烟!酒店茶楼:提神不妨清茶,消愁莫若朋友,何必吸烟!
【解析】[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Zxxk.Com]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图表标题“居民禁烟支持度调查数据统计表”在概述内容时抓住“居民禁烟支持度”关键词,进行概括,得出结论。从图表展示的情况看,不吸烟者普遍支持公共场所禁烟,且支持率高于吸烟者,大部分吸烟者除酒店茶楼外,其他场所支持禁烟。
(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拟写一条禁烟提示语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此题的关键词“禁烟提示语”“ 场所”考生写提示语是要注意场所特点,还要结合着题干的提示“健康与生命”“居民禁烟”等,要简明,紧扣主题,倾向鲜明。
6. 【答案】(1)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3)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4)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5)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7)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8)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名篇是近几年高考的一个必考点。在学习中,不仅要熟记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名言警句,还要熟记课外中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名言警句,要注意收集古典诗歌、古典散文中的名句和成语、近现代史上仁人志士及爱国名人的名诗名句。[来源:学+科+网Z+X+X+K]
二、阅读题
【答案】
7.C
8.A
9.C
10.(1)(5分)再说如果水的积聚不深厚,那么它负载大船就没有力量,倒一杯水在堂上低洼的地方,那么只能拿小草作它的船,放上一只杯子就不能动了,是水太浅而船太大的缘故(“覆”,“为”,“水浅而舟大”判断句式,各1分,语句通顺得2分)
(2)(5分)皇帝更加不高兴,因为他要挟皇帝,怀疑圣上他、,搅乱国家的根本,将他的同僚下属都剥夺了俸禄(“责以’“要”“夺”各1分,语句通顺得2分)
【解析】
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可根据平时的积累,将表述错误的选项找出即可。A 项,20岁行“冠礼”。故选A。
9.试题分析:本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C项,是前往抄家,还有当时的舆论认为于慎行做得对,“韪”,是的,对的。故选C。
10.试题分析: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覆”“为”“水浅而舟大”“责以”“要”“夺”及判断句“水浅而舟大”等。
【参考译文】
于慎行,字无垢,东阿人。十七岁时,乡试中举。御史想在为新举子举行的宴会上为他加冠,他以没得到父亲的许可而推辞了。隆庆二年(1568),考中进士。授职为编修。万历初年,《穆宗实录》撰成,晋升为修撰,担任日讲官。先朝成例,都是由翰林大臣负责日讲,没有涉及史官的事。于慎行与张位、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都是以史官身份参与日讲,是为少见。他有一次讲课后,皇帝拿出宫藏图画,请讲官分别题字。于慎行不擅长书法,诗词做成后,吩咐别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