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促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促织

促织 ●从容说课 《促织》是《聊斋志异》中一篇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小说。它通过描写主人公成名因被迫交纳促织而备受摧残、几乎家破人亡的命运,反映了皇帝荒淫无道,巡抚县令胥吏横征暴敛的罪恶现实,寄托了对受尽欺凌和迫害的下层群众的深切同情。由于清初文网严密,作者借用讲前朝故事的手段来反映现实社会;尽管如此,小说反映的现实,在封建社会是具有普遍意义的。 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曲折多变,写尽了成名一家的不幸遭遇。随着成名一家由悲到喜,由喜转悲,悲极复喜的情节的展开,矛盾不断发展,趋向激化,从而写尽了成名经济上、肉体上,特别是精神上所受的摧残,深刻揭露了封建制度的反动本质。文中写的由求神问卜而得佳虫和儿子魂化促织而轻捷善斗两个片断,是作者幻想的,用以推动故事由悲向喜的发展。故事的结局,悲剧变成喜剧,并没有削弱对封建统治者的谴责力量,因为尽人皆知,魂化促织是不可能的,这个喜剧的结局蕴含着深沉的悲哀。同时,这里寄托了作者对成名的同情,客观上也暴露了封建政治的腐朽性,即成名的入邑庠,官员们的得到奖赏和升迁,完全取决于皇帝的偶一欢喜。这仍是对封建统治阶级的谴责和讽刺。 小说思想深刻,艺术性强。全文自始至终围绕捕捉和进献促织而展开情节,其主线是征虫——缴虫——卜虫——得虫——失虫——复得虫——斗虫——献虫。随着虫的得失优劣,主人公的命运也在升沉变化;人物心理,也倏忽骤变,细致传神。阅读时应抓住波澜起伏的情节,分析主人公悲惨的遭遇和复杂的心理,深入理解封建社会的残酷统治给人民造成的沉重苦难。此外,小说的语言生动细腻,曲尽其妙,值得反复玩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反复自读课文,疏通文意,掌握尚、售、冀、会、败、发、济、款、顷、展、益、索、顿等词的意义。 2.积累:少间、食顷、斯须、俄等时间副词的用法。 3.掌握:文中一词多义、词类活用以及文言文特殊句式。 能力目标 1.把握文章内容,赏析其曲折离奇、跌宕起伏的情节。 2.赏析本文细腻的心理描写以及本文的思想内容。 德育目标 文中荒诞离奇的“偶然”寄托了作者对成名的同情,对腐朽封建统治的谴责,从而培养学生同情、关心弱者,敢于同现实丑恶作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点 1.疏通文意,积累知识,把握文章内容。 2.赏析文章的情节、描写特色及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在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在叙述中蕴含的感情。 2.提问法。对较容易的问题,通过提问引起学生的重视。 3.点拨法。对文中理解有一定难度的地方,教师适当地加以点拨,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 4.讨论法。对文中的关键内容应展开讨论加深理解。 ●教具准备 投影仪、录音机、“斗促织”图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你也说聊斋,我也说聊斋,牛鬼蛇神比那正人君子更可爱。”(教师唱)大家说,怪不怪?怪。(同学齐声回答)其实,怪胎社会,无怪不有。一只小小的蟋蟀可以弄得皇上欲望大发“玩物丧志”,可以掌管黎民百姓的生死大权。欲知故事详情,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欣赏文言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妙笔下的《促织》。 二、解题 1.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清初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淄博市)人。出身于没落地主兼商人家庭。早岁即有文名,羡慕功名,醉心科举。十九岁时,初应童子试,即在县、府、道的考试中连得第一,补博士弟子员。此后却屡应省试皆落第,到处奔走,过着“烟波万里一身遥”的流落生活。直到七十一岁,始援例成贡生。他除三十一岁时在江苏宝应县做了一年幕客之外,毕生都在家设馆教书。家境贫困,对人民生活有一定的接触。能诗文,善俚曲,著有《聊斋志异》《聊斋文集》《聊斋诗集》《聊斋俚曲》和关于农业、医学等通俗读物多种。 2.《聊斋志异》简介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用了二十年左右时间写成的短篇小说集,是他的代表作,共十六卷,四百三十一篇。“聊斋”是作者的书房名,“志异”,就是专记奇闻怪事之意。本书主要运用唐传奇小说的文言体,通过谈狐说鬼的表现方式,托笔幻想,寄意现实,批评当时的社会政治。作品的艺术成就很高。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故事情节委婉曲折,布局巧妙,结构严谨,语言精练,善于叙事。 三、整体感知,疏通文意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1)学生迅速阅读课文,自己编写结构提纲。 (2)学生分小组交换意见,推荐一名代表发表本组看法,其他小组提出不同意见。 (3)教师根据学生分析的情况,加以评价、订正,然后统一看法。 (解说:这一环节的目的在于理清故事情节,同时练习学生的概括能力,因此,教师应对学生的分析思路、概括方法加以点拨) 出示投影: 情 节 起讫段 所写内容 故事起因 第1段 宫中尚促织之戏 故事开端 第2段 成名因无促织受苦 故事发展 第3、4段 成家求卜得虫 故事高

文档评论(0)

dlhs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