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宇宙的早期历史 宇宙的早期历史 - 在距今25亿年前演化出了行光合 作用的细菌 CO2 + H2O + 光 → CH2O + O2 造成地史上生物集群绝灭的可能原因 全球性气候及环境剧变 -陨星撞击 -剧烈的火山喷发 大气圈与海洋的形成 刚诞生的地球是裸露的固体岩石表面,几乎没有大气圈,没有海洋。陨石撞击频繁、到处火山喷发…… 大气圈与海洋的形成 原始大气圈的形成 - 火山喷出气(主要为水蒸气和CO2) 及少量 N2, SO2, H2, H2S, CH4 - 彗星撞击(冰态的气体和冰) 海洋的形成 - 随着地球逐渐冷却,水蒸气冷凝、 成为降雨,海洋形成 - 彗星撞击可能也提供了部分水源 生命的起源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海底的黑烟囱 最近的研究表明,地球上生命的最早共同祖先是嗜高温细菌,它们能够耐高达110℃的水温! 地球上最古老的化石? 在澳大利亚西部年龄为35亿年的 Apex 燧石层中发现的蓝绿藻(Cyanobacteria) (?) (据Brassier等, 2002, Nature) 活的蓝绿藻 地球大气圈的演化 有机质 - 早期的O2被铁的氧化作用消耗, 形成了大量的条带状铁矿层 溶解铁 + O2 → 氧化铁 - 大气中的大量CO2被海水中的钙、 镁等固定下来,形成碳酸盐沉积 大气中O2的不断富集也导致形成了保护性的臭氧(O3)层, 从而使后期演化出更为复杂的生物。 寒武纪生物大爆发 5.45亿年前 最早的带壳生物出现 大量化石记录 (云南澄江动物群-5.3亿年) 寒武纪的三叶虫化石 古生代(545-245ma) 鱼的时代 中生代(245-66.4ma) 恐龙时代 新生代(66.4 ma -) 哺乳动物时代 生物种群的数量 地质年代(百万年) 伴随地球的演化,生物的多样性 不断发展 发生过几次重要的生物集群绝灭 (mass extinction)事件 绝灭:一个物种从地球上永远消失,没有留下后裔。 集群绝灭:在某个短时期内生物发生大量绝灭,生物演化突然中断,使绝灭率剧升,而新生率降到很低。 From Murck et al. (1996) 冲击波 岩石蒸发 底部涌流 水蒸发 海啸 地震 溅落物全球分布 全球大火 全球黑暗 酸雨 温室效应 陨石撞击及其后果 全球陆地上的撞击坑分布图 生物种群的数量 地质年代(百万年) 恐龙绝灭: 6500万年前 据信,6500万年前的恐龙绝灭,就是一次灾难性的陨石撞击事件的结果 全球陆地上的撞击坑分布图 Chicxulub撞击坑 时间:距今6500万年 地点:(现今的)墨西哥Yucatán 半岛 陨石直径:约10公里(?) Chicxulub撞击坑的重力异常图 大约 300 km Chicxulub 撞击坑 区域效应与证据 古陆地 海 沉没的大陆 喷溅物取样点 * 第二章 行星地球简史 本章主要内容: 宇宙的起源 太阳系的形成 地球的诞生与演化 一、宇宙的起源 宇宙是如何形成的? 宇宙是何时形成的? 人们一直在探询这些 问题的答案…… ……直至现在! Edwin Hubble (1889-1953) 哈勃根据他和同事对大量河外星系的观测资料提出: 几乎所有星系都正在离我们(地球)远去 相距我们越远的星系,其背行速度越快 宇宙正在膨胀! 架设在加利福尼亚Wilson山顶的 Hooker 天文望远镜。在 1917-1947年间它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望远镜。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 早已预测了宇宙膨胀 哈勃的观察结果验证了 这一预测的正确性 电磁波光谱 可穿透地球的大气圈? 波长(米) 频率(Hz) 发出波的物体的温度(K) 如何知道星系正在离我们远去? 近似尺寸 无线电 微 波 红 外 可见光 紫 外 X射线 伽玛射线 建筑物 人 蜜蜂 针尖 原生动物 分子 原子 原子核 如何知道星系正在离我们远去?-红移效应 到达该观察者的光波扩展 成较长的“红移”波长 到达该观察者的光波压缩 成较短的“蓝移”波长 该观察者看不到 偏移效应 移动的光源 空间本身在膨胀,而不是物体飞离彼此. 例子: 葡萄干面包 爬在正被吹涨的气球上的蚂蚁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处于宇宙的中心 在宇宙中的任何一个地方都看到所有物体都正在飞离而去 膨胀着的宇宙 Hubble发现星系“红移”的程度与其离我们的距离成正比, 即距离越远,红移量越大。 因此,测量其红移量就可知道星系离我们的距离。 记住:光从星系传到我们眼中是需要时间的。 光的传播速度:30万公里/秒 所以我们所看到的星系是它们过去某个时刻的样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