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头颈部 第七节 喉部 本节教学目的与要求 熟悉喉部影像学检查手段及各自价值和限度 熟悉喉部正常和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掌握喉癌影像学表现 一、正常影像学表现 X线 侧位 软线(钼靶)摄影 CT 包括会厌-声门下区 横断面3mm~5mm 容积扫描:三维重建、仿真内镜技术 增强检查 MRI 颈线圈 常规T1WI、T2WI,层厚 3mm~5mm;三维显示;脂肪抑制 增强检查 声门上、下区的解剖关系 喉上起会厌,下达环状软骨上缘 声门上区: 从会厌软骨的游离缘开始,下界是假声带和喉室 侧壁为杓会厌皱襞 喉前庭 咽部鳞状上皮黏膜向下延伸入声门上区 声门区: 真声带及声门裂 前连合处两侧声带会合并附着于中线的甲状软骨上 后面附着于杓状软骨声带突 声带部位没有淋巴管,只有当声门区肿瘤侵及声门上、下区时,才会发生淋巴转移 声门下区 上界真声带游离缘的下表面,向下到气管软骨 喉软骨包括:舌骨、甲状软骨、杓状软骨和环状软骨 声门上、下区的CT解剖 二、异常影像学表现 喉腔狭窄或闭塞 见于炎症、肿瘤、外伤等 喉部肿块 见于肿瘤、炎症 喉壁增厚或喉周异常密度和/或信号影 见于炎症或肿瘤 喉周间隙移位或消失 见于炎症或肿瘤 三、观察、分析和诊断四、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喉部平片检查只能依靠喉腔内空气显示轮廓和腔表面形态的改变,通过侧位平片可观察会厌软骨、喉前庭、声门区、声门下及喉后壁,通过正位体层摄影呼吸相和发音影像可评价声带活动情况 CT已成为喉部病变的常规检查技术 MRI具有良好的组织分辨率,多参数、多方位成像可满足对解剖结构和病变形态、信号、与毗邻关系等全面观察,但对骨性结构显示不佳 疾病诊断 五、喉部肿瘤 ㈠喉良性肿瘤 ㈡喉恶性肿瘤 六、喉气囊肿 七、喉外伤 八、喉异物 五、喉部肿瘤(1) (一)喉良性肿瘤 发生率极低,有乳头状瘤、血管瘤、纤维瘤、软骨瘤等 多数好发于声带附近,亦可见喉腔各部 血管瘤和软骨瘤可发生钙化 乳头状瘤多发生于儿童,常位于声带或室带 喉部血管瘤(图) 五、喉部肿瘤(2) (二)喉恶性肿瘤 喉癌 好发于声门区(60~70%)、其次是声门上区和梨状窝,声门下区少见 声门型 原发于声带或前联合,以声带前、中1/3最常见 早期为声带局部增厚,表面欠光滑 前联合软组织厚度≥3mm为肿瘤侵犯可靠依据 声门上型 原发于会厌、杓会厌皱襞、室带、喉室、杓间区,以会厌喉面最常见 声门下型 原发于声门下缘至环状软骨下缘,仅占喉癌的5% 五、喉部肿瘤(3) (二)喉恶性肿瘤 喉癌 CT 肿瘤部位软组织不规则增厚和肿块,喉腔变形 声门上型癌:会厌前间隙和喉旁间隙受侵,低密度脂肪间隙消失 声门型癌:早期局限于声带内,双侧声带不对称,一侧声带毛糙、增厚或结节,前联合厚度超过2mm,邻近软骨及喉旁间隙受累 声门下型癌:如声带下气管与环状软骨间,内侧软组织厚度大于1mm,或出现软组织肿块 混合型:晚期表现,肿瘤占据整个喉腔。声带和室带同时受累,周围软组织广泛浸润及淋巴结转移 五、喉部肿瘤(4) (二)喉恶性肿瘤 喉癌 MRI T1WI与肌肉相似呈等或略低信号(长T1信号) T2WI呈稍高信号(长T2信号) 坏死区呈明显长T1、长T2信号 增强扫描呈不同程度强化 易于显示病变范围 混合性喉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图) 左侧声门上型癌(图) 右侧声门型喉癌(图) 六、喉气囊肿 喉气囊肿又称喉膨出(laryngocele)或喉憩室,为喉室小囊病理性囊状扩张,内有气体 多为单侧,约25%为双侧 病变位于喉室前端,甲状软骨和会厌软骨之间,由于先天性异常扩张或因长期用力和屏气动作,或因小囊口部水肿堵塞,引起喉室小囊内压力增高,逐渐扩张形成 囊内除气体外,常含有液体 分三型:喉内型、喉外型、混合型 影像学表现 CT 表现为与喉室相通的囊袋样结构,囊内若为气体,呈极低密度;若为液体,则为水样密度,若同时含有气体和液体,则可见到气液平面 增强检查,病变无强化,如继发感染,囊壁可出现强化 MRI MR多平面成像,对显示囊肿形态及分型优于CT:喉内型表现为一个边缘清楚的囊状结构与一条索影从喉室自上延伸至喉旁间隙;喉外型表现为囊状影向侧方穿过甲状舌骨膜向外膨出 含气囊肿在T1及T2WI均无信号;含液体者,T1WI呈稍低信号,T2WI高信号 囊内感染时,T1WI信号增高 喉气囊肿(图) 七、喉外伤 各种暴力作用,如打击、挤压、自缢、被扼、锐器、弹片或插管处理不当等 甲状软骨及环状软骨骨折多见 粘膜可出血和水肿 骨折片刺伤软组织可导致与咽、喉相通,出现皮下气肿 晚期因肉芽组织增生,而发生粘连及持续性喉狭窄 八、喉异物 口含食物或异物偶然吸入所致 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 异物吸入气道多停留在气管或支气管内,存留于喉部或声门下区较少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