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讲地域文化
第二讲 地域文化 何谓地域文化? 从空间上看,在大范围讲有其独立性;在小范围讲有其主导性。从时间上看,在历史发展上有其持续性。 专指中华大地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 各地文化展示: 齐鲁文化 燕赵文化 巴蜀文化 荆楚文化 吴越文化 秦陇文化 岭南文化 黑土文化 草原文化 影响地域文化的因素: 自然地理环境 交通运输因素 人口迁移 政治权力与行政区划 民族分布 外来文化 宗教 几点思考: 这些地域文化,各有其自然环境特色和社会人文特色,反映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彼此间不能等同、替代。 这些特色各异的地域文化,几乎都蕴涵着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都有中华一体的文化认同意识。 正是在这种共同精神的烛照下,多元发展的地域文化,逐渐走向融合,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地域的文化被纳入中华民族文化的整体架构之后,原本分别存在于不同地域文化之中的各种文化“基因”(价值要素),仍继续存在,有的还被大力发掘,着意提升,成为全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 在文化大传统的熏陶下,原有的地域文化所蕴涵的文化小传统,既表现出中国文化的共性,又保留了自己的特殊性,即个性,内容更加丰满,有的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新的传统。 主 要 内 容 湖湘文化及其历史地位 湖湘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湖湘文化的特质与转型 “一部中国近代史,半部由湖南人写就。” “近百多年来的中国历史不就在这个地方决定得差不多了吗?” —余秋雨在岳麓书院的演讲 湖南近代五代人才群体 第一代:以两江总督陶澍为首,包括贺长龄(云贵总督)、魏源; 第二代:以曾国藩为首,包括左宗棠、胡林翼等湘军将领; 第三代:以谭嗣同为代表的维新志士,包括熊希龄、唐才常等; 第四代:资产阶级革命家,以黄兴、宋教仁、陈天华、蔡锷等为代表; 第五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以毛泽东、蔡和森、刘少奇等为代表。 二、湖湘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片面夸大主观努力和精神因素的作用 农业跃进 工业跃进 政治文化转到经济文化; 革命文化转到建设文化; 人治文化转到法制文化; 封闭文化转到开放文化; 重农文化转到重工文化; 崇官文化转到崇商文化; 军事文化转到产业文化; 游击文化转到集团文化; 争斗文化转到合作文化; 自负文化转到自信文化。 1983年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早已风行全国,各省纷纷表态拥护,“工厂承包”已在部分城市进行,而我省却犹疑至最后一个表态。 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在大陆所有的省市自治区中,湖南成了唯一的空白。 80年代对广东改革开放的辐射和冲击,湖南以3000多个关卡作为回答,其结果恰恰卡住了自己,要流的还是不可阻挡地流了,先是粮食、牲猪南流,再是人才、资金南流。 3、唯意志论的倾向 由霸蛮发展为过度强调主观意志的能动作用,忽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1905年,陈天华自沉大森海湾。 1906年,姚宏业投身于黄浦江。 1911年,杨毓麟蹈大西洋海湾。 1915年,彭超葬身湖南的湘江。 1921年,易白沙江门投海自尽。 “我注意较多的是制度方面的问题,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至于生产力方面,我的知识很少。” ——毛泽东 4 “楚材晋用”的倾向 过分自信或者盲目自信让部分湖南人表现为自负,这种自负往往会和独立性联系在一起,使湖南人表现出一种不团结、 “窝里斗 ”的倾向。 季子字季高,仕不在朝,隐不在山,与人意见辄相左。 藩臣当卫国,进不能战,退不能守,问你经济有何曾? 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阶级斗争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以阶级斗争为纲。 湖湘文化的转型 谭其骧(1911—1992),中国历史地理学科奠基人 “湖南人来自天下,江、浙、皖、闽、赣东方之人居其什九,江西一省又居东方之什九。” ——谭其骧《湖南人由来考》 移民文化是造就湖湘文化的鲜活源泉 春秋战国时期,湖湘大地有越人(侗族)、蛮人(苗族、瑶族)、濮人(苗族、瑶族)、巴人(土家族)、楚人(汉族)五个古老的民族或部族群。 秦汉时期,北方、中原及各地移民大量进入湖湘,汉族成为主体。 湖南人口的变迁 尚武、好斗、喜用剑、轻死、剽悍、易于激怒等等 “湖南人是长期保持独立的一个种族的后裔,中国军人主要出生在此,尤其是很多的官员也出生在湖南。忠实、正直、强烈的自我意识和粗犷、反抗心更是他们的性格特征。” ——德国地理学家希霍芬 元末明初,出现了“江西填湖广”现象。 明王朝从江西、福建、广东、安徽大量移民迁入湖南地区。这次移民的时间特别长,从明初到清顺治年间,大约300年之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