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到起源--刘家琨的教育建筑解析.doc

《前进到起源--刘家琨的教育建筑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前进到起源--刘家琨的教育建筑解析

前进到起源---刘家琨的教育建筑解析 2012-04-27 04:21:52 (一)乡村建筑和都市建筑写作 “由于正处于一个过渡性的都市发展阶段,人们一面在经营汇聚,一面在经营逃离,于是我的工作就越来越明显地开始分为两个部分:乡村建筑和都市建筑。” ——刘家琨 关于乡村建筑,我已经分别在两篇文章中具体深入的探讨过何多苓工作室,鹿野苑石刻博物馆两个项目。在刘家琨看来,这类乡村建筑的共性是在工地控制方面十分辛苦,但决策上比较简单:传统、文脉、视野、光线、材料、空间、地形地貌与场所精神。它们基本上仍然属于古典建筑学的思考范畴。主要的困难就是造价的限制和工艺的低下。而这两点,恰恰正是可以通过设计的智慧来求得化解,甚至有所创造的。而主要策略仍然是他多年前提到过的所谓“低技”理念。 而纵观家琨建筑事务所成立十几年来所做的项目,乡村建筑毕竟占少数,大部分还是都市建筑,而抛开那些性质各异的项目不谈,他的都市建筑实践中有一条清晰的线索---教育建筑,通过对一系列教育建筑实践的解析,我们或许能更进一步理解刘家琨的思想、策略。这些教育建筑分布在两个城市之中。它们包括成都的13中迁建、成都市群星美术学校综合楼、成都市文化艺术学校和重庆的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馆和四川美术学院设计艺术系馆。 (二)成都的教育建筑实践 成都13中迁建(1999---2000年,18689 ㎡) 在成都13中迁建工程也称成华中学扩建。在新校区里,现存两栋90年代建造的多层建筑共约一万平方米,原竞赛允许将之拆除,但刘家琨决定予以保留并与新校舍相连接。由于方案的这个特点,刘家琨赢得了这一项目。而在具体设计时,刘家琨拟采用砖混结构并在外墙上直接暴露红砖和混凝土以展现真实的建造逻辑。遗憾的是由于甲方的坚持,建筑群最后采用了框架结构。因此外墙上所见的红砖并不受力,其作用仅仅相当于面砖,在过梁、圈梁等位置砖的竖砌也完全成为趣味问题。不过刘家琨对页岩砖表现力的追求为之后的建川博物馆聚落文革之钟博物馆和川美设计艺术系馆之中页岩砖的使用积累的经验。 成都成华中学 成都市文化艺术学校(1998-2002年,一期10440㎡,二期3300㎡) 成都市文化艺术学校原为五七干校,没有自己的校舍而长期借寄于草堂祠内。1998年,学校获得草堂西侧一块狭小的三角形用地。用地西侧为交通干线,东面为杜甫草堂,因此新校舍同时面临城市发展和杜甫草堂保护区保护的压力。为此,建筑师在临街的一期建筑的主体框架西侧悬挑出砌块构架形成建筑的一层皮,解决了来自西面干道的噪声干扰、尘土污染以及西晒问题。主题建筑的顶层为美术教室,其屋顶采用了变形的双破屋顶以回应保护区内“必须作坡屋顶”的规划要求。 成都市文化艺术学校总平面及入口 成都市群星美术学校综合楼(1999---2000年,4500㎡) 成都市群星艺术学校综合楼南临倪家桥路,在一开始,刘家琨就积极介入了整个项目的前期运作。该建筑用地约2亩,总地价为300多万,建筑面积5000㎡的土建费用为300-400万,总造价需700万左右。而建筑每层面积约为800㎡,如果把临街的底层作商店售出,该地段每平方米的商店能卖得1.1万,800㎡的底层商店就能获利800多万,楼上的5层教室等于没有花钱。同时,由于教学楼不能直接临街,所以建筑师在综合楼底层布置商业,楼上5层为教室,也使得这个教学楼性质转变为综合楼,从而回避了教学楼必须退后街道25m的规范要求。试想从街道退后25m,这个见缝插针的项目根本不能成立。而综合楼临街之后,又带来楼上教室的噪音、视线干扰问题,为此,建筑师在综合楼的南侧采用与文化艺术学校类似的办法,巧妙地以临街出挑的玻璃砖墙隔绝噪音和屏蔽视线干扰,所以玻璃砖墙表皮并不完全是一种美学趣味,更是出于对建筑运作中出现的问题的解决。同时,综合楼北侧为了平息居民楼的抗议,背面三层以上向南推进。 成都市群星美术学校综合楼 在这三所成都市区内的教育建筑里,我们看到刘家琨直面了来自城市的压力,尤其后面两所学校以相似的方式在主体建筑外出挑一层皮,来屏蔽直接临街带来的对教学的干扰;后两所学校功能混杂,前者混杂了商业和教学、办

文档评论(0)

zhuanyew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