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与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地整理与垦

第一章 绪论 一、土地整理产生的背景 1、土地供求矛盾尖锐 1.1 城乡建设用地扩张快。 1996-2008年,我国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城市、镇、村庄、工矿用地)由21.45万k㎡扩大到了24.76万k㎡,年均增长2758k㎡。 1.2 耕地持续减少,坚守“红线”压力大。 1996-2008年,耕地面积从19.51亿亩减少到18.26亿亩 1.3 土地供需矛盾尖锐。 各地建设用地实际需求是下达计划的2-3倍。 2、土地利用粗放,效率低,布局不合理 2.1 土地利用形态破碎、零乱 2.2 城乡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低 全国城市人均建设用地高达133平方米,超出国家规定的最高限13平方米。 我国城市的平均容积率只有0.3左右,40%以上的土地属低效利用,5%的土地处于闲置状态。 全国农村居民点用地高达2.48亿亩,人均用地高达229平方米。 2.3 农用地基础设施薄弱 2.4 废弃土地复垦率低 二、土地整理的内涵 1、土地整理的定义 俄罗斯:以组织土地这一生产资料的一整套的国家措施,其目的在于扩大再生产。 联邦德国:为改善农业及林业的生产和工作条件, 促进土地改良和农村发展, 对农村地块进行调整。 比利时: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主要目的、以调整土地产权关系为主要目的和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要目的的三种土地整理项目。 1、贯彻实施《土地管理法》的重要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一条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土地整 理。县、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改造中、低产田,整治闲散地和废弃地。” 第五十五条又明确规定:“自本法施行之日起,新增建设用地的土地有偿使用费,百分之三十上缴中央财政,百分之七十留给地方人民政府,都专项用于耕地开发。” 2、解决我国土地利用问题的必然选择 土地利用面临的突出问题是: 人口不断增加,为确保粮食安全,现有耕地数量不能再减少。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及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还要占用部分土地,而土地后备资源不足,开发潜力非常有限。 在我国,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开展土地整理都有巨大的潜力: 一是通过农地整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二是通过非农地整理,有效挖掘存量土地潜力来提供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城市外延。 三是土地整理具有广泛的运用性。 3、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绿箱政策”措施 加入WTO,我国经济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的严峻考验,农产品贸易将会受到巨大冲击。 一方面,中国加强农业地位的条件较差。一是农业规模经营水平低,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二是发展优质农产品的基础设施条件不足。三是农业生产结构雷同,不能发挥农产品区域优势。 另一方面,国际社会减少农业保护的呼声很高,应抓紧时间,积极拓展“绿色”保护空间,尽快使农业保护达到一个合理水平。土地整理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国家投入的重点产业。 通过土地整理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完全符合“绿箱政策”的要求。 4、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土地整理通过对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提高了耕地质量,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积,改善了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同时,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 如苏南地区通过对农田连片整理,提高单产15%,降低生产成本20%。 地处丘陵山区的山东莱芜市,采取“粮下川,房上山”的办法,己迁村并点200多个,腾出耕地866.7h㎡;用于种粮600h㎡,用于种菜种果200h㎡,每年增加收入2000多万元。 通过土地整理,还可以扩大水泥、砖瓦、钢材等建筑材料的需求,拉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 5、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直接体现 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求大力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积极推进土地整理,加强闲置废弃地复垦、砖瓦窑治理、基本农田整理,通过“易主”、“易位”、“易权”、“易用”等置换方式把“边角地”、“插花地”等归并整合,进行集中利用,通过实行“迁村并点”、“旧村改造”、“村改居”等方式,实现集约用地和土地的“精细”使用,促进土地资源的节约和集约利用。 此外,土地整理通过开展农田灌溉节水改造,推进农业节水灌溉和在丘陵、山区和干旱地区开展雨水积蓄利用,大力推进节水农业。 某地区有耕地100万亩,其中产能达800公斤的优质耕地20万亩,产能达600公斤的优良耕地30万亩,产能达400公斤的一般耕地30万亩,产能为200公斤的劣质耕地20万亩。耕地总产能大于5亿公斤。 建设占用1万亩,其中优质、优良耕地各5千亩。 实施土地整理,使5千亩优良地成为优质地,1万亩一般地

文档评论(0)

1444168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