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科普知识探索.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关二小防震减灾教师培训教材 地震是一种危害极大的自然灾害。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发生在我国境内的地震具有频率高、强度大、震源浅及分布广等特点。因此,我国成为世界上地震伤亡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对此,社会公众普遍怀有恐震心理,甚至谈震色变。 在党和国家的重视下,我国的地震预报工作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居于世界先进行列。但由于地震是一种十分复杂的自然现象,地震预报仍处于探索阶段,带有一定的经验性和局限性。因此,减轻地震灾害必须走综合防御的道路。其中搞好防震减灾宣传、普及地震科学和防震抗震知识、提高全民防灾意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地震基本常识 一、? 为什么会发生地震 一是“弹性回跳说”——1911年理德提出地球内部不断积累的应变能超过岩石强度时产生断层,断层形成后,岩石弹性回跳,恢复原来状态,于是把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出来,引起地震。 二是“岩浆冲击说”——1955年日本的松泽武雄提出地下岩石导热不均,部分溶融体积膨胀,挤压围岩,导致围岩破例产生地震。 三是“相变说”——美国学者布里奇曼提出地下物质在一定临界温度和压力下,从一种结晶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结晶状态,体积突然变化而发生地震的。 虽然,地震之谜迄今没有完全解开,但随着物理学、化学、古生物学、地质学、数学和天文学等多学科交叉渗透,深入发展,使地震学科取得长足的进步。 二、地震的分类 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6085%以上的地震都是浅源地震。四川省所有地震都是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大多在5至30公里之间。这类地震对人类造成的损失最大。 中源地震——震源深度在60300千米的称为中源地震。 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在300 根据震中距的不同,分为远震、近震、地方震。 远震——震中距大于1000 近震——震中距在1001000公里内的地震称为近震。 地方震——震中距在100 按照震级的大小,也可对地震进行分类,我国通常分为以下几类: 微震--3级的地震; 弱震--3级、小于4.5级的地震; 中强震--4.5、小于6级的地震; 强震--6级的地震。也有人把震级等于或大于7级的地震称为大震。 三、震级与烈度 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的最大地震是1960年5月22日智利的8.9级地震。 一度时人完全感觉不到;三度时少数静止中的人有感;四度至五度睡觉的人会惊醒,悬挂物摇晃。六度时,房屋损坏,墙体微细裂缝; 七至八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九至十度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 十至十二度为毁灭性的破坏。 四、地震前兆 ,早就开始认识到地震是有前兆的,并留下了丰富的关于地震前兆的记载。 现代地震科学的深入研究表明,地震之前确实存在多种多样的前兆现象。 1、地下水异常。 ,井水陡涨陡落、变色变昧、翻花冒泡、 温度升降,泉水流量的突然变化,温泉水温的突然变化等 2、动物的习性异常。 130多种,其中反应普遍且比较确切的约有20多种,常见的: 大牲畜,如马、驴、骡、牛等; 家畜,如狗、猫、猪、羊、兔等; 家禽,如鸡、鸭、鹅、鸽子等; 穴居动物,如鼠、蛇、黄鼠狼等; 水生动物,如鱼类、泥鳅等;会飞的昆虫,如蜜蜂、蜻蜒等。 这些动物的反常表现大体有三类: 兴奋型异常。如惊恐不安、不进圈、狂吠,如癫如狂,仓皇逃窜;惊飞、群迁等。抑制型异常。如行动变得迟缓,或发呆发痴,不知所措,或不肯进食等。 生活习性变化。如冬眠的蛇出洞,老鼠白天活动不怕人,大批青蛙上岸活动等。 应该说明的是,动物异常的原因很复杂,很多时候与地震之间没有任何关系,所以在观察宏观变化时,一定要注意识别真伪,并及时向地震部门报告 一旦发现异常的自然现象,不要轻易作出马上要发生地震的结论,更不要惊慌失措,而应当弄清异常现象出现的时间、地点和有关情况,保护好现场,向地震部门或政府报告,让地震部门的专业人员调查核实,弄清事情真相。 五、地震预报 1.地震预报三要素 2.地震预报分类 地震中期预报——指对未来一二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和强度的预报。 地震短期预报——指对未来3个月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临震预报——指对10日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3.震后地震趋势判定 指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地震发生后,对受其影响地区近期内地震活动形势的分析结果,包括对震后不会再发生破坏性地震的无震预报,也包括对震后强余震或更大地震的预报。 七、地震观测 一、积极避震,化险为夷 强烈地震给社会带来灾难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人类在地震灾害面前不是束手无策。无数幸存者和罹难者的经验教训告诫我们,地震发生时,对求生者来讲,瞬间决择是非常重要的。 地震瞬间决择是指在地震发生到房屋遭到破坏或倒塌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时人们对避震时间和空间的选择。 地震造成房屋倒塌时,倒塌体与支撑物所形成的三角

文档评论(0)

22266572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