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隐喻理论与英语教学.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概念隐喻理论与英语教学

概念隐喻理论与英语教学 【摘 要】 概念隐喻理论的提出为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在阐述概念隐喻理论的基础上,论述了其与大学英语教学相结合的可能性及其具体途径,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概念隐喻;认知语言;隐喻;英语教学 一、概念隐喻理论 在人类的各种认知能力中,想象力是一种重要和具有普遍性的认知能力,在人类对世界的认知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想象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隐喻。然而传统隐喻研究只限于对语言内部结构研究,如今的隐喻研究已不限于语言本身,开始从认知的角度研究隐喻的本质。lakoff和johson(1980)在metaphors we live by 一书中对概念隐喻理论进行了全新的解释,即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修饰手段,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和隐喻概念体系,是人们用一种事物来认识、理解、思考和表达另一事物的认知思维方式之一。它植根于语言、思维、文化和概念体系中,是具有其普遍性和共性的人类基本的认知活动。人思维的基本特征就是隐喻,人们的概念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以隐喻的方式构建的。所有的语言都具有隐喻性,隐喻是无处不在的。隐喻概念在一定的文化中形成了一个系统的整体,对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概念隐喻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常规隐喻,根据源域的不同可以分为实体隐喻、结构隐喻和空间隐喻。 lakoff和johson(1996:3)认为,我们赖以思考和行动的概念系统就本质而言都是隐喻性的,他们(1996:ix)明确指出,“无论在哲学和语言学领域,传统的做法都把隐喻的研究边缘化了,而我们却直观地觉得它是个中心问题,可能是解释理解能力的关键”。可见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的研究从广度到深度都拓宽了它原有的空间,使它从语义进入到概念,从学科的边缘进入到中心。笔者认为,隐喻思维和概念在外语教学中也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理解和运用好这一认知工具,对于我们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 概念隐喻理论和教学的结合 1、隐喻与词汇教学 隐喻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具有指导性的意义,词语的发生和成长都具有隐喻性。隐喻是人类缔造新辞书主要的手段,人类早期的象形文字就是经由隐喻过程发生的。很多复合词和派生词都是通过隐喻产生的,如汉语中:鹅卵石、杏眼、柳眉、兔唇、罗圈腿、面包车、黄金时代等等,同样英语中也有很多词汇是由隐喻组成的。如:dog-tired、crystal-clear、knee-deep、shoulder-high等等。词语成长的隐喻性是指词汇的多义性得益于隐喻,隐喻是词义成长、转变和引申的主要手段。在讲解多义词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理解多义词之间的联系,让他们知道隐喻是词义发展和延伸的重要手段。 2、隐喻与阅读教学 目前非英语专业学生所用教科书如 《新视野大学英语》 、《现代大学英语》 (精读)的课文语篇中隐喻或在词汇层面,或以篇章的形式出现。而这些隐喻多数是以相似性为基础,如 《现代大学英语》 (精读)第二册第二课 “morecrimeandlesspunishment” 一文中有这么一句:ourcurrentcropofprisonersisanelitegroup,onthewholemuchmoreseriousoffenders thanthosewhowereonceimprisonedinalcatraz。其中的 “crop” 使人不由得想起麦田里割了一茬又一茬的庄稼。而文中却用它来形容犯罪分子,这样就把社会上不断增加的犯罪人口巧妙地与长势旺盛的庄稼联系在起,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现实社会的嘲讽与无奈。由此我们看出隐喻通过这种暗示性联想启发人们洞察事物之间的联系,揭示词语表层含义与其深层内涵的相似性。语篇隐喻是由隐喻思维将事物的相似点加以扩展引申,由一个关键的相似点找到与之对应的一串关系,然后层层深入展开。这时隐喻或表现为一个贯穿语篇始终的喻体,或是一个基本隐喻与其派生的表达式之间的呼应。 3、隐喻与文化教学 隐喻表达的文化内涵隐喻是人们认识世界、建构知识的工具,它是一种心理的迁移,是人们在心理上由始发认知域(sourcecognitivemodel)向目标认知域(targetcognitivemodel)的一种映射。因此隐喻题(tenor)和喻体(vehicle)的选择和匹配既是语言形式,又是概念模式,更是文化模式。隐喻没有国界,但从不同民族使用的隐喻中我们可以看到世界不同民族文化的趋同性和趋异性。因此,隐喻在教学中又是我们体验和学习文化的载体,可以使我们窥见不同民族的相同相异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沧桑。我国历史上是个农业国,农业人口占80%以上,汉语也有许多隐喻反映了我国农民勤劳朴素的优秀品德,是他们世代务农或做人的经验总结,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等。英国人

文档评论(0)

1974wangp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