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固始县第一中学 曾关宝 思考:酸碱中和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必修2实验2-3] 盐酸温度 (℃) NaOH溶液温度 (℃) 中和反应后温度 (℃) 反应后温度升高 室温 室温 结论: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 讨论:其它中和反应也是放热反应吗? 相同情况下放出的热量相等吗? 反应物及用量 酸 HNO3 50 mL 1 mol/L HCl 50 mL 1 mol/L HCl 50 mL 1mol/L 碱? NaOH 50 mL 1 mol/L NaOH 50 mL 1 mol/L KOH 50 mL 1mol/L?? 混合前温度 室温 室温 室温 混合后温度 t1 t2 t3? 结? 论 HNO3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时放热 HCl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时放热 HCl与KOH发生中和反应时放热 对实验进行归纳和概括 强酸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放出热量? 思考:为什么强酸与强碱发生反应时都会放 出热量?并且生成水的量相等时放出的热量 也相等? 酸碱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酸碱反应的本质就是H++OH-=H2O 。 当反应中H+和OH-的量相等,生成水的 量相等,放出的热量也相等 . 分析: 中和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H2O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1.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有热量放出,可以通过实验测得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当1L1mol/L的稀盐酸跟1L1 mol/L的NaOH溶液起中和反应时,能放出57.3kJ的热量。 NaOH(aq)+HCI(aq)=NaCl(aq)+H2O(l) ΔH=-57.3 kJ/mol 2.如果用1L1mol/L的KOH溶液中和1L1mol/L的HNO3溶液,也能放出57.3 kJ的热量。 KOH(aq)+HNO3(aq)=KNO3(aq)+H2O(l) ΔH=-57.3 kJ/mol 中和热 1.定义: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 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2.中和热的表示: H+(aq)+OH-(aq)=H2O(l) △H=-57.3kJ/mol 3.要点: Ⅰ.条件:稀溶液。稀溶液是指溶于大量水的离子 Ⅱ.反应物:(强)酸与(强)碱。中和热不包括离子在水溶液 中的生成热、电解质电离的吸热所伴随的热效应. Ⅲ.生成1mol水。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化合生成 H20,若反应过程中有其他物质生成,这部分反应热也不在 中和热之内 Ⅳ、放出的热量:57.3kJ/mol 例:已知H+(aq)+OH-(aq)=H2O(l); ?H=-57.3kJ/mol;求下列中和反应中放出 的热量。 (1)用20gNaOH配稀溶液跟足量稀盐酸 反应放出_______ kJ的热量。 (2)用28gKOH配稀溶液跟足量稀硝酸反 应,放出______kJ的热量。 28.7 28.7 ?思考与交流 (若要准确测定中和热) 你在设计实验装置和操作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保温隔热的效果一定要好,尽量减少热量散失; (2)酸碱的量要准确:n=C×V a.浓度要越精确越好 b.量体积的容器越精确越好,最好用移液管 (3)温度计越精确越好 (4)注意控制反应时间,动作要快尽量减少热量散失. (5)多做几次,取平均值 (6)液面上方的空间尽可能小 (7) ……. 实验原理: 50 mL(大约50g)0.50mol/L的盐酸与50mL(大约50g)0.55mol/L氢氧化钠 设t1:反应前两溶液的平均温度。 t2:反应后溶液温度 c=4.18J/(g·℃) 试求Q放的表达式和中和热表达式 Q=mc(t2-t1) =0.418(t2-t1)kJ ΔH= - 0.418 (t2-t1) 0.025 kJ/mol 实验目的 测定强酸、强碱反应的反应热,体验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学习重点 中和热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实验用品 大烧杯(500mL)、小烧杯(100 mL)、温度计、量筒(50mL)两个、泡沫塑料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中心有两个小孔)、环形玻璃搅拌棒。 0.50mol/L盐酸、0.55mol/LNaOH溶液 实验步骤: 1.保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