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气体安全相关知识培训资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气体安全相关知识简介 气体的相关名词及换算关系 气体的常见单位: ppm:指的是百万分之。如5ppm一氧化碳指的是空气中含有百万分之5的一氧化碳。 %LEL:指的是气体爆炸下限的浓度。如10%LEL指的是达到了气体爆炸下限浓度的10%。 VOL:指的是气体体积百分比。如5%VOL指的是特定气体在空气中的体积占5%。 TWA:8小时统计权重平均值 指人暴露在此浓度下工作八小时不致有不良反应。 STEL:短时间平均允许浓度 人连续暴露在此浓度下任何15分钟,不致有下列情况: 不可忍受之刺激 慢性或不可逆之组织病变 麻醉昏晕作用,意外事故增加之倾向或工作效率之降低 相互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ppm用在较为精确的测量;LEL用于测爆的场合;VOL的数量级是它们三个中最大的。我们举个例子:如甲烷的爆炸下限是5%VOL,所以10%LEL的甲烷气体有以下对应关系: 10%LEL=5000ppm=0.5%VOL。 1ppm是多少呢?1ppm是一百万分之一,是一个相当微小的比例,它相当于100千克水里的一滴酒精,5000千克盐中的一匙糖。 爆炸的概念及相关知识 爆炸:爆炸上物质从一种状态,经过物理或化学变化,突然变成另外一种状态,并放出巨大的能量。急剧速度释放的能量,将使周围的物体遭受到猛烈的冲击和破坏。 什么是爆炸下限? 爆炸下限:可燃气体、蒸汽或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遇点火源产生爆炸的最低浓度。 可燃性气体的浓度过低或过高它是没有危险的,它只有与空气混合形成混合气或更确切地说遇到氧气形成一定比例的混合气才会发生燃烧或爆炸。 燃烧是伴有发光发热的激烈氧化反应,爆炸必须具备三个要素: a、可燃物(气体—燃气等\液体—酒精、汽油、煤油、柴油等\固体—粉尘、纤维粉尘等);b、助燃物(氧气); c、点火源(包括明火、电气火花、机械火花、静电火花、高温、化学反应、光能等)。可燃气的燃烧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扩散燃烧,即挥发的或从设备中喷出、泄漏的可燃气,遇到点火源混合燃烧。另一类燃烧,是可燃气与空气混合着火燃烧,这种燃烧反应激烈而速度快,一般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和声响,又称之为爆炸。 燃烧与爆炸没有严格的区分。有关权威部门和专家已经对目前发现的可燃气作了燃烧爆炸分析,制定出了可燃性气体的爆炸极限,它分为爆炸上限(英文upper explode limit的简写UEL)和爆炸下限(英文lower explode limit的简写LEL)。 低于爆炸下限,混合气中的可燃气的含量不足,不能引起燃烧或爆炸,高于上限混合气中的氧气的含量不足,也不能引起燃烧或爆炸。另外,可燃气的燃烧与爆炸还与气体的压力、温度、点火能量等因素有关。爆炸极限一般用体积百分比浓度表示。 易爆物质:很多生产场所都会产生某些可燃性物质,煤矿井下约有三分之二的场所存在爆炸性物质;化学工业中,约有80%以上的生产车间区域存在爆炸性物质。 氧气:空气中的氧气是无处不存在的。 点燃源: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电气仪表,各种摩擦的电火花,机械磨损火花、静电火花、高温等不可避免,尤其当电气、仪表发生故障时。 客观上很多工业现场满足爆炸条件。当爆炸物质与氧气的混合浓度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时,若存在爆炸源,将会发生爆炸。因此采取防爆就显得很必要了。 2、 国家关于爆炸场所产品的规定 国家对于爆炸场所有严格的定义,根据佳木斯权威防爆认证机构最新定义GB3836.2-2000(等效于国际标准IEC 60079-1),防爆场所分为三个区:0区、1区、2区。 国家规定使用在防爆场所的仪表分为隔爆型检测仪表、本安型检测仪表、增安型检测仪表等。0区必须使用本安型检测仪表,国家对该类仪表检测极其严格;1区可用本安型或隔爆型;2区可用本安型或隔爆型或增安型仪表。国家对安全检测仪表防爆形式的标志如下:隔爆型d;本安型ia、 ib;增安型e、 正压型P、 充油型O等。 国家规定对爆炸性物质分为三类:I类---矿井甲烷;II类---爆炸性气体、液体蒸气、薄雾;III类---爆炸性粉尘、纤维。其中国家对II类爆炸性物质,按照其传爆能力分为I、IIA、IIB、IIC四个等级,IIC级传爆能力最大,故最危险。 国家标准规定了引燃温度的分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引燃温度是指能被点燃的温度极限值。引燃温度分为六个组别T1~T6, T6级别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最危险。国家对安全仪表实行严格的检测,对每个生产厂家的每一个型号仪器都按其申请的防爆等级进行检测,合格后发给防爆合格证。 防爆电气设备的类别,级别与温度组别 1.1,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的划分 ????0区: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 ?1区: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2区: 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文档评论(0)

44777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