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膜与细胞生物物理-细胞跨膜物质运输.ppt

南开大学膜与细胞生物物理-细胞跨膜物质运输.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hapter 3 跨生物膜的物质运输 §3.1 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 水通道蛋白 水扩散通过人工膜的速率很低,人们推测膜上有水通道。 1991年Agre发现第一个水通道蛋白CHIP28 (28 KD ),他将CHIP28的mRNA注入非洲爪蟾的卵母细胞中,在低渗溶液中,卵母细胞迅速膨胀,5 分钟内破裂。细胞的这种吸水膨胀现象会被Hg2+抑制。 2003年Agre与离子通道的研究者MacKinnon同获诺贝尔化学奖。 目前在人类细胞中已发现的此类蛋白至少有11种,被命名为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 2003年,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分别因对细胞膜水通道,离子通道结构和机理研究而获诺贝尔化学奖。 ABC超家族(ABC transporter)最早发现于细菌,属于一个庞大而多样的蛋白家族,每个成员都含有两个高度保守的ATP结合区(ATP binding cassette),故名ABC转运器。每一种ABC转运器只转运一种或一类底物,但是其蛋白家族中具有能转运离子、氨基酸、核苷酸、多糖、多肽、甚至蛋白质的成员。 四类ATP驱动的离子和小分子运输泵的比较 §3.2 生物大分子的跨膜运输 内吞和外吐的过程 (1) 膜泡形成:大分子物质包裹在膜泡内,不与其它大分子或细胞器相混杂。 (2) 膜融合:膜泡与特定部位的膜(靶膜)相接触并融合。 (3) 膜循环: 组成型的外排途径(constitutive exocytosis pathway) 所有真核细胞都有从高尔基体反面管网区分泌的囊泡向质膜流动并与之融合的稳定过程。 连续分泌过程 用于质膜更新(膜脂、膜蛋白、胞外基质组分、营养或信号分子) 去限定途径(default pathway):除某些有特殊标志的驻留蛋白和调节的分泌泡外,其余蛋白的转运途径:粗面内质网→高尔基体→分泌泡→细胞表面。 调节型外排途(regulated exocytosis pathway) 特化的分泌细胞 储存——刺激——释放产生的分泌物(如激素、粘液或消化酶) 具有共同的分选机制,分选信号存在于蛋白本身,分选主要由高尔基体TGN上的受体类蛋白来决定。 吞噬作用 内吞较大的固体颗粒物质,如细菌、细胞碎片等。 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 1.概念: 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是细胞特异地摄取细胞外蛋白或其他化合物的过程。 3.有被小窝和有被小泡: (1)有被小窝:质膜的特化区域在受体介导的内吞时发生内陷,胞质面覆盖一层毛刷状的“被”。 (2)有被小泡:有被小窝凹陷至其颈部的质膜融合并与质膜分离,即形成有被小泡。 (3) 无被小泡:有被小泡 无被小泡。 (4)被:网格蛋白(笼形蛋白)是一种纤维蛋白,由一条重链和一条轻链构成二聚体,三个二聚体形成三腿蛋白复合物,即“被”的结构单位。 (5)调节素(衔接蛋白adaptin, AP): “被”的另一种蛋白,多亚基复合物,既能结合网格蛋白,又能识别特异受体尾部的内吞信号(胞质面,由四个aa构成),从而介导不同的网格蛋白参与物质的选择性运输。 Na+/葡萄糖共转运过程中,可以克服葡萄糖浓度梯度高达约40 000倍能障,把葡萄糖运到细胞中。 生物大分子不能通过上述的被动或主动运输过程进行跨膜转运,而需要通过特殊的内吞作用或胞吐作用来摄取或分泌生物大分子。有些细胞器上有一些特别的孔道容许一定大小的生物大分子通过。 胞吐作用 (exocytosis) 胞吞作用 (endocytosis) 基本分泌途径 ( constitutic secretory pathway ) 调节分泌途径 ( regulated secretory pathway ) 吞噬作用 ( phagocytosis) 胞饮作用 (pinocytosis) 受体介导的吞噬作用 ( receptor-mediated phagocytosis) 内吞:质膜面积减小; 外吐:质膜面积增大。 细胞的分泌与内吞作用 胞吐作用: 基本分泌途径 调节分泌途径 内吞作用: 吞噬作用: (巨噬细胞吞噬细菌和抗原) 胞饮作用 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 原生动物获取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 在哺乳动物中,中性颗粒白细胞和巨噬细胞具有极强的吞噬能力,以保护机体免受异物侵害。 胞饮作用 细胞吞入液体或极小的颗粒物质。 胞饮作用存在于白细胞、肾细胞、小肠上皮细胞、肝巨噬细胞和植物细胞。 膜上有相应受体 配体与受体结合触发内吞过程 在质膜的特化区域进行 产生有被小窝和有被小泡 2.特点 脱被 二聚体×3→三腿蛋白复合物

文档评论(0)

44777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