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韩丽文).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韩丽文)

《美丽的小兴安岭  ? 教学目标  ?   1. 认识本课生字词,会写“汇、挡、献、刮”,初步领会左右结构生字宽窄布局的迎让规律。  ?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尝试背诵喜欢的段落。  ? 3.探究并发现写春夏秋冬四段的组段规律,学习和积累准确、生动的语言。  ? 教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导入板书课题 初读课文 ???? ? 认读字词,指导纠正易读错的字音。  ? 白桦、淙淙、嫩绿、涨满、蘑菇、脑袋、葱葱茏茏(树木青翠茂盛)、当美餐  ? 2)学生自己小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字音同位互相纠正。  ? 3)分段朗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 三、梳理脉络 写了什么?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从整体入手,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这样做符合课程标准中要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的要求,也符合汉语学习的特点。】 第课时 师:这里的树木给你什么感觉?(茂盛)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葱葱茏茏、严严实实、密密层层三个叠词,还有封、挡、遮三个字。 指导朗读,读出树木的茂盛。 “挡”是这节课的生字,还能体现夏季特点。指导写挡 ②梳理写法 先交代季节→树木→其他景物 师:是啊,夏天正是草木茂盛的时候,此时的小兴安岭更是绿意浓浓,让人不得不赞叹这里是绿色的海洋。 【在以上教学环节中,首先抓重点句子,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理解内容,体会感情,从中提炼出重点字词如“汇”。一个“汇”字,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春天到来的特征。然后指导书写这个字,随文建立字的音形义的概念;其次,就是理清描写“春天”和“夏天”的思路——先交代了季节→又写了树木→其他景物。作者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了各种景色的特点,让我们如身临其境。这也是教学的思路,同时还是学生学习的方法。教者注意了学习方法的归纳和总结,为教会学生独立阅读奠定基础;恰当的过渡语使课堂结构层次分明,环环相扣。】 3、快速默读4、5段,边读边像学习春夏两个季节一样,找找哪个生字能体现秋冬两个季节的特点? “献”“刮”两个字指导书写 【教者在组织教学中不是全盘“授与”,而是运用学习写“春天”和“夏天”的方法自学“秋天”和“冬天”两部分。体现了教——扶——放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形成独立阅读的能力。但要注意自学后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交流。】 三、感悟写法 师:作者写秋冬这两段和春夏有什么相同之处? 每个季节都先写了树,树木是小兴安岭最主要最丰富的物产,所以作者在描写小兴安岭各个季节景色时,都紧紧围绕树木来写。 师:为什么还要写其他景物呢? 正因为有了这些景物,才把小兴安岭装扮的更加美丽,不仅如此,丰富的物产,稀贵的动植物还告诉我们他是一个巨大的宝库,齐读最后一段。 师: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请同学们记住描写景物要抓住他们的特点,这样才能突出其与众不同。本文在写小兴安岭时抓住了他不同季节独有的景物特点来描写,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通过感悟文章的写作特点,达到读写结合之目的。】 四、小练笔 (课件出示图片)我们身边也有很多美丽的景色,如夏天的湖滨公园,秋天的马鞍山风景区,同学们也来试着写一段。 【总评】 值得肯定的方面: 1、引导学生掌握读书和写作的方法,掌握学习语文的规律。单就阅读教学而言,叶圣陶先生强调,要使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第一,必须讲求方法。怎样阅读才可以明白通晓,摄其精英,……都得让学生们心知其故。第二,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学生终身以之的习惯。……仅仅心知其故,而习惯没有养成,还是不济事的。国文教学的成功与否,就看以上两点。”(《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57页)又说:“习惯的养成在教师的训练与指导。学生拿了一篇文章来预习,往往觉得茫然无从下手。教师要训练他们去参考,指导他们去思索,最好给他们一种具体的提示。”(《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1页) 就一篇文章的教学而言,虽然教无定法,但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要逐渐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我还是比较欣赏叶圣陶先生所倡导的“导儿学步”。即在阅读的过程中遵循先由“教”,再到“扶”,最后到“放”,这是符合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的。 例如,韩丽文老师在执教这一课时,在导读过程中,为使学生逐步形成独立阅读的能力,教师并不是全盘授与,而是采用了:教读―导读-自读的教学思路。 在初读课文时教师提出:课文重点从哪几方面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春、夏、秋、冬。 韩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春天”这部分时采取‘教“的方法。即:一是,整体感知,理解意思。看文章是从哪几方面写春天的(树木、积雪、春水、小鹿等几方面写得);二是,一句一句地指导朗读。感悟每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同时,抓住重点词语细加品味。例如,为什么说树条是“抽出”而不用“长出”?然后根据作者这些用语的特点,逐渐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三是,读整个自然段,体会全段的感情;四是,梳理文章的写作方法和学生的学习

文档评论(0)

ea2389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