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案》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练习: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Word版含解析.doc

《创新方案》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练习: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Word版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创新方案》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练习: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Word版含解析

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2015年高考题组)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1.(2015·福建文综·41)(16分)历史 请在A、B、C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填涂选答的题号。 C【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御史台最高监察机关增设殿中侍御史和监察御史各人。贞观末年台中置东西二狱委御史台有jū:审问)案禁系权——摘编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摘自1)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增设殿中侍御史和监察御史各人台中置东西二狱委御史台有jū:审问)案禁系权2)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二“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2015·江苏单科·24)【选做题】本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小题评分。 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 唐太宗论“明君”执政之“君道”,为此后历代帝王所推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贞观元年,太宗令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修定法律,并说“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不可任情以轻重”。此后,太宗提出:“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岂如广任贤良,高居深视,法令严肃,谁敢为非?” 贞观二年,太宗问魏征:“何谓为明君?”魏征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太宗以为然,并说“主欲知过,必藉忠臣”,“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贞观期间,太宗屡屡对“一士之谔谔(直言)”表示“此言是也,当为卿改之”,并赐绢帛。 贞观六年,太宗对侍臣说:“‘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摘编 【解析】(1)据材料中“太宗令……修定法律”,并说“不可任情以轻重”、“法令严肃,谁敢为非?”得出严肃法令,遵守法律,据材料“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岂如广任贤良”得出减少独断,广任贤良,据材料“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太宗屡屡对‘一士之谔谔(直言)’表示‘此言是也,当为卿改之’,并赐绢帛”得出兼听纳谏,激励直言,结合所学概括回答。 (2)据材料中“天子者,……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并结合所学,得出隋朝无道而亡(农民战争的威力),据材料“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并结合所学,得出传统儒家的民本、仁政思想,结合所学,从唐初大乱初定,经济凋敝的角度回答。 (3)从正反两个方面回答即可,据材料“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结合所学得出一方面:唐太宗的“君道”是古代开明政治的典范,促成了封建治世的出现,成为古代统治者的“明君”理想,结合所学得出另一方面:唐太宗的“君道”是为了维护李唐王朝的统治,其实施有赖于帝王的个人品质,唐太宗晚年背离了自己的这一“君道”。 【答案】(1)内涵:严肃法令,遵守法律;减少独断,广任贤良;兼听纳谏,激励直言。(3分) (2)因素:隋朝无道而亡(农民战争的威力);传统儒家的民本、仁政思想;大乱初定,经济凋敝。(3分) (3)评价:唐太宗的“君道”是古代开明政治的典范,促成了封建治世的出现,成为古代统治者的“明君”理想。(2分)但唐太宗的“君道”是为了维护李唐王朝的统治,其实施有赖于帝王的个人品质,唐太宗晚年背离了自己的这一“君道”。(2分) 古代中国的军事家 1.()(  ) A B.武艺训练 C.阵法演练 D.习惯养成 【考点】戚继光 【解析】队形操练是军事训练的一个方面,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武艺训练,材料无从体现,故B项错误;材料“操兵之道,不独执械走阵于场肆,而后谓之操”可知阵法演练仅仅是戚继光军事训练的一个方面,故C项错误;材料“操兵之道,不独执械走阵于场肆,而后谓之操;虽闲居坐睡嬉戏,亦操也……兵虽静处闾阎(街巷),然亦谓之操,乃真操也。”可看出戚继光强调军事练兵不仅是在规定训练时间内,而且即使是在士兵闲居坐睡嬉戏时、街巷独处时也力求内化日常操练,因而是一种习惯的养成,故D项正确。 【答案】D 古代中国的道学家 1.()跸 ——据《 【解析】(1)“兼修儒、释”,反映出丘处机学识广博;“某日暴雷异常,成吉思汗询问是何预兆,丘处机借此回答”,说明丘处机善于选择劝谏的方式与时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成吉思汗控制了广大的地区,急需治理方法等。 (2)“成吉思汗采纳了他的建议”,反映出中原的思想文化对蒙古最高统治者的影响;“丘处机的弟子李志常撰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