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高考》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8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识记类 区分不开近代同为国家元首的英王、美总统、法总统 及德国皇帝职权。 辨识 英国君主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其职责多数是礼仪性的,无权解散议会。美国规定作为国家元首的总统行使行政权,也无权解散议会。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可解散众议院。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皇帝是国家元首,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 理解类 1.误解法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过程中,保皇派与共和派的斗争本质 辨识 除波旁王朝外,其他的君主制政权都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法国确立共和制的过程实质上是工业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过程。 2.不能准确理解德意志帝国资产阶级代议制不彻底的表现 辨识 德国资产阶级代议制不完善之处主要表现在德意志帝国皇帝拥有很大的权力,有权任命宰相,有权召集解散议会,还拥有立法权。 【纠错模板】 对材料核心内涵理解不准确 [例] 有人称俾斯麦是“德意志革命”的主要发起人,恩格斯则称其是“非出本心的革命者”。“非出本心的革命者”指什么? 误答 俾斯麦代表容克地主阶级利益,其领导的王朝战争并不是为了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 正解 俾斯麦领导的是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客观上结束了德意志地区长期的政治分裂,进而可以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统一的国内市场。 突破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艰难及特点 1.漫画解史——近代法国政体确立的历程 [注] 图中房间衣物凌乱,女郎站在镜子前面,终于选好并戴上了象征共和制度的三色帽。 论从史出 漫画表明了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艰难历程。从1789年法国大革命直至1875年宪法颁行,政局一直动荡不安,政体也历经反复演变,画面中零乱的房间形象地描绘了这一特征。 2.史料探史——法国1875年宪法的特点 史料 第三条 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产生。总统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是国家和军队的最高首脑,有任命军政要职、提出法案和解散众议院等重大权力。 第九条 参议院得以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统或部长及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 第十条 共和国总统,非得两院同意,不得宣战。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 史论突破 史料信息“总统由……国民议会……多数票产生”说明法国出现了代议机构;总统权力空前强大,说明保守势力较大。总统由选举产生且权力受到制约,反映出具有民主共和制的一些特点。 突破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其帝国实质 1.史料探史——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史料 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 第18条:皇帝任命帝国官吏,有创制法律之权。 ——德意志帝国宪法 史论突破 史料表明德国皇帝拥有巨大的权力,包括任免宰相和其他官吏,创制法律,甚至召开和解散议会。反映德意志君主立宪制具有浓厚封建专制、军国主义残余的特点。 2.图示解史——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实质 综合研判思路 全国卷40题、41题解法揭秘 [41题示例——2014·全国卷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节选) 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 (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正确,合理充分。) [答题样卷] [答卷点评] 该生能够从两个版本的目录中概括出主要的不同在于世界近代史开端的标志。但在原因分析中偏离题意,仅仅局限于英国资产阶革命和新航路开辟的意义,忽视了两个版本教材所处时代的特征,没有把这种不同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分析,基本上是跑题之答。 [信息揭示] 本题为开放型试题,对材料进行认真对比,找到不同,是解题关键。要解答好本题,第一步是理解试题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本题内容建构遵循的是史学范式,体现的是不同历史时期国家的意识形态。第二步,将目录A与目录B进行对比,可得出第一问的答案。第二问应从史学的发展、目录出现时的国内背景、国际背景、中心史观的变化、历史分期等方面选取一个角度说明即可。 [思路指引] (一)读懂材料和设问 读懂材料和设问首先仔细阅读题眉、正文、注释、出处等;其次读懂设问;再次依据设问要求从材料中找到有效信息。本题材料中题眉写得很清楚“世界近代史”,且材料正文中有两个“第一章”,把二者联系在一起,就会立刻想到“开端”“开始”等词语,于是考生就会明确材料中的第一个信息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比较一下两个目录下的第一章题目,从而便得出另一个信息——目录A认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目录B则认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是16世纪“地理大发现”。 (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大高考》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19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ppt
- 《大高考》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23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ppt
- 《大高考》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七.ppt
- 《大高考》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20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ppt
- 《大高考》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25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ppt
- 《大高考》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ppt
- 《大高考》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ppt
- 《大高考》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24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ppt
- 《大高考》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26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ppt
- 《大高考》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18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ppt
- 《大高考》高考数学(文)一轮总复习课件:第2章函数的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第五节.ppt
- 《大高考》高考数学(文)一轮总复习课件:第2章函数的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第八节.ppt
- 《大高考》高考数学(文)一轮总复习课件:第2章函数的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第六节.ppt
- 《大高考》高考数学(文)一轮总复习课件:第2章函数的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第四节.ppt
- 《大高考》高考数学(文)一轮总复习课件:第3章导数及其应用第一节.ppt
- 《大高考》高考数学(文)一轮总复习课件:第3章导数及其应用第二节.ppt
- 《大高考》高考数学(文)一轮总复习课件:第4章三角函数、解三角形第三节.ppt
- 《大高考》高考数学(文)一轮总复习课件:第4章三角函数、解三角形第一节.ppt
- 《大高考》高考数学(文)一轮总复习课件:第4章三角函数、解三角形第四节.ppt
- 《大高考》高考数学(文)一轮总复习课件:第5章平面向量、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第二节.ppt
最近下载
- 重庆大学版信息科技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 VIP
- 大班课件《有趣的盐》.pptx VIP
- DB51T 3239-2024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数据交换规范.pdf VIP
- 中小学音体美器材配备重点标准.doc VIP
- 2024年全国考点PET口语真题汇总(1-12月).pdf VIP
-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培训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马工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pdf VIP
- 话题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ppt
- JBT 5943-2018 工程机械 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pdf VIP
- 创新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提升员工幸福感-来源:现代企业文化·下旬刊(第2020003期)-中国工人出版社.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