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高考》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26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2)重大事件 ①戴维营会谈:1959年9月,赫鲁晓夫访问美国,苏美两国首脑会晤,未取得成果,很快苏美关系趋于紧张,两国展开新的争夺。 ②争夺:第二次柏林危机和柏林墙的修建;激烈的核军备竞赛;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 (3)结局:重点在欧洲;美国处于攻势;战争未发生。 2.第二阶段的较量(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末) (1)特点:双方以“缓和”为主,也有对抗。 (2)重大事件 ①“缓和”:1972年的尼克松访苏(缓和的高潮)和1975年的欧安会的召开。 ②对抗: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谋求同中国对话。 (3)结局:长期缓和;苏联处于攻势;美苏关系重陷低谷。 3.第三阶段的较量(20世纪80年代) (1)特点:美苏的第二次“缓和”时期;苏联开始转攻为守。 (2)重大事件:苏联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理论;里根政府提出“星球大战计划”;1987年美苏签署《中导条约》。 (3)结局:1989年的东欧剧变;1991年12月苏联正式解体;冷战格局结束。 突破雅尔塔体制的实质及冷战的性质和影响 1.史料证史——雅尔塔体制的实质 史料 百分比协定:1944年10月9日丘吉尔飞抵莫斯科,与斯大林密商巴尔干势力范围问题。后约定苏在罗马尼亚可占90%的优势,而英美在希腊可占90%的优势。在南斯拉夫,各占50%;在匈牙利和保加利亚,苏占80%,英美占20%。 论从史出 史料反映了雅尔塔体制把东欧和希腊划分为苏联、英美的势力范围,并进行比例分配。可见,雅尔塔体制是建立在美苏划分势力范围的基础上,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 2.重点讲解——“冷战”的性质和影响 (1)性质:除战争以外的全面对抗,涉及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各个领域;具有地缘政治与战略的特点以及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 (2)影响 ①美苏长期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都不敢轻易动武,在战后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②美、苏争夺势力范围,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甚至不惜大举用兵,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 ③“冷战”也导致了美苏战后在政治上采取一系列破坏民主与法制的行为。 ④“冷战”在人们的心理文化方面也投下了阴影,“冷战”思维至今余毒未消。 ⑤“冷战”所造成的一些地区冲突至今没有解决,“冷战”结束后世界局势动荡不安,地区冲突频发。 ⑥“冷战”期间,美苏双方研制了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至今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3.综合比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主要异同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雅尔塔体系 相同点 都是在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世界体系的基础上建立的;都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了基本原则,建立起新的国际体系;都是大国意志的体现,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都随着各国力量的消长而瓦解 不同点 大国意志 体现了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大国的意志 体现了美苏两国的意志 作用 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 资本主义大国同社会主义大国的暂时妥协 中心 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 超出了欧洲范围,反映了欧洲地位的下降 建立基础 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的基础上 美苏的妥协 调整矛盾 是战胜国与战败国及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考点三 局部战争与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要点1 局部战争 一、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1.朝鲜战争 (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朝鲜半岛分裂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两个国家。南北政府之间不断发生矛盾和冲突。 (2)经过 ①爆发:1950年6月。 ②扩展:美国操纵“联合国军”直接干涉朝鲜战争。 ③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作战。 ④结束:1953年7月,签署《朝鲜停战协定》。 2.越南战争 (1)背景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越南独立以后开展抗法战争。 ②美国扶植傀儡政权,越南分裂局面正式形成。 (2)经过 ①爆发:1961~1964年“特种战争”。 ②发展:1965年,美国将侵越战争升级为“局部战争”。 (3)结果:越南取得胜利,美国从越南撤军。 3.中东战争 (1)原因: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 (2)含义:1948~1982年,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爆发5次战争,统称为中东战争。 (3)核心问题:巴勒斯坦问题。 (4)艰难的和平之路 ①1991年10月,阿以在“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基础上进行和谈。 ②1993年,巴以双方签署了《巴勒斯坦有限自治原则宣言》。 ③1994年约旦和以色列签署了和平协议,双方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④2000年9月,以色列领导人沙龙强行进入阿克萨清真寺,引发了巴以流血冲突,巴以和平进程陷入僵局。 4.印巴战争 (1)根源:1947年6月,英国的蒙巴顿方案将印度按宗教信仰分为两个国家:印度和巴基斯坦。 (2)原因 ①边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大高考》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2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ppt
- 《大高考》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24有机化学基础.ppt
- 《大高考》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19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ppt
- 《大高考》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26化学与技术.ppt
- 《大高考》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22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ppt
- 《大高考》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23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ppt
- 《大高考》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25物质结构与性质.ppt
- 《大高考》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五.ppt
- 《大高考》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一.ppt
- 《大高考》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二.ppt
- 《大高考》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18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ppt
- 《大高考》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9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ppt
- 《大高考》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7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ppt
- 《大高考》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4 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ppt
- 《大高考》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5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思想文明.ppt
- 《大高考》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件:第10单元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ppt
- 《大高考》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2 古代中国的经济.ppt
- 《大高考》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件:第12单元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ppt
- 《大高考》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件:第13单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ppt
- 《大高考》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件:第15单元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