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維護學生登山活動安全應行注意事項.docVIP

教育部維護學生登山活動安全應行注意事項.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育部維護學生登山活動安全應行注意事項

教育部維護學生登山活動安全應行注意事項 (93/4/16 台軍字第0930052118號函) 一、登山活動係正當有益的戶外活動,對於激發學生冒險犯難精神,培養積極進取態度,鍛鍊強健體魄等,均有所助益。因此,各級學校應鼓勵學生參與登山活動並輔導登山社團健全發展。 二、各校應輔導登山社團學生幹部參加本部辦理之年度登山安全知能研習活動,並鼓勵學生參與民間辦理之登山研習活動或自行辦理相關研習,以強化登山安全知能與技能。 三、各校應協助登山社團充實必要裝備(以通信器材為先),以維護登山安全。 四、基於安全理由學生辦理登山活動時應向學校報備,學校應注意活動計畫書之完整性(含人員編組、活動期程、路線、應變計畫、地圖、裝備攜行等),活動計畫書應留存學校校安中心,俾便即時提供支援與協助。 五、颱風、豪大雨、土石流等重大天災警報發佈時或強烈地震後,應依本部校安中心通知,管制出隊,對已出發之團隊應主動聯繫,瞭解其所處位置與狀況,做好緊急避難措施,並通報本部。 六、各校應輔導登山社團建立社員登山用鞋之鞋印資料,以備迷途時搜尋使用。 七、各校應嚴密掌握各登山隊伍歸期,逾預備日時,應即連絡山下留守人員,並通報本部。 八、學生發生山難事件,應以甲級事件通報,並將活動計畫書電傳本部校安中心,以掌握救援時效。 九、獲知學生山難時,應即時派員赴事發當地之消防單位或救援指揮所,成立前進協調服務站,瞭解搜救進度,提供學生家長必要之協助,並適時向本部校安中心回報搜救進度與學生狀況。 十、山難事件發生時,學校應指定專人統一發布新聞,避免不實消息影響救援工作,並請廣播電台持續發布救援進度,增加受難學生及家屬之信心,俾順利救援工作。 十一、山難事件後應針對受難學生及同行者,予以心理輔導與關懷,並召開山難事件檢討會,檢討報告於事件後二週內陳報本部。 十二、其他有關學生登山安全維護及經常至山區研究師生之安全維護工作,請各校自行規劃辦理。 高山症 《發作症狀》 一、急性高山症:頭痛﹑頭暈﹑煩燥不安,失眠多夢﹑胸悶心慌﹑ 全身軟弱無力﹑噁心﹑嘔吐﹑口唇乾燥﹑心跳加快等。 二、肺水腫:極度疲乏無力,嚴重呼吸 困難,持續性咳嗽,夜間加重,不能入睡,喀粉紅色泡痰沫,面色蒼白或灰土色, 皮膚濕冷,心跳加快。 三、高原昏迷:多表現為進行性劇烈頭痛,嘔吐頻繁,表情淡漠,反應遲頓,視力障礙,嗜睡以致昏迷,大小便失禁,大多發生於進入高原後數小時,或 2-3 天 內。 《發作原因》 一、環境氣壓下降:空氣稀薄,肺部換氧效率降低,造成動脈含氧下降。 二、運動氣壓下降:人體在海平面運動時,動脈內含氧會輕微上升以供應運動所需。但在高海拔運動,動脈內氣壓反而會下降。 三、睡眠氣壓下降:在高海拔睡覺,呼吸的換氧能力在睡眠中會明顯下降很多。有句諺語說:「睡得愈低,爬得愈高」,因為在愈高海拔睡覺,睡眠的低氧現象愈明顯,所得到的休息愈沒有效。 《預防之道》 一般說來,活動的海拔愈高、爬升的速度愈快、活動量愈大、高度適應做得愈少、過去愈常發生高山症的人,愈容易出現「高山症」的症狀。出現高山症與否反倒與身體強不強壯無關。 預防高山症之道可從以下幾個方向來著手: 一、做高度適應: 首先當然要盡可能做高度適應。不過,如果不是以前一再發生急性高山症的人,在台灣大部分的高度,不一定需要高度適應或速度限制。但高度超過3000公尺以上之高山,最好以每天300公尺的高度上升較適當。 二、適時補充水份: 在登山過程中活動量大且呼吸快,水份流失增加,加上在高海拔「口渴感」會變得比較遲鈍,所以主動補充水份很重要。 三、藥物的預防及治療: 「Diamox」是一種很弱的利尿劑,也用來治療癲癇和青光眼,被廣泛用在急性高山症和高海拔肺水腫已十多年了,它可以在一天之內透過造成「高氧性代謝酸血反應」來刺激呼吸。在一般的高地適應中,「高氧性代謝酸血反應」要五天的時間才能達成,正確的預防劑量長年以來一直有很多爭議,比較被大多數醫師接受的作法是:從爬升前二天開始,每8至12小時口服250mg,共服用五天。一些人對這個藥物有一些胃腸不適,唇舌、下肢感覺遲鈍的副作用,所以對仰賴觸覺活動的人(如盲人)要謹慎使用。最要緊的是,這個藥物的結構和磺胺藥很類似,對磺胺藥過敏或有腎臟疾患的人,絕對不可以使用。 《症狀出現時》 如果症狀出現了,就來不及做任何預防措施。這個時候最有效而且保險的方法是下降(Descend),登山界流傳一句很有意思的玩笑話,說對付高山症的三大策略是『3D』,即『Descend,Descend,and Descend』(下降,下降,再下降)。一旦下降,幾乎所有人的所有症狀都會馬上緩解。但我們都知道其實在某些狀況下是無法馬上下降的,若無法下降高度,而必須挺進時,才考慮藥物處理。 一、叫醒病人,讓他在空氣流通的地方走走或坐著休息一下。每隔 4-6

文档评论(0)

daoqqzhuan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