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措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在景县两千年的历史长廊里,积淀了深厚的历史遗存,而随着时间的迁流,许多文化遗产需要抢救挖掘,这对促进我县国民经济的发展,树立积极向上的民风,特别是今后旅游业的发展将会产生深远影响。为此,政协文史委组织有关委员,对我县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抢救挖掘情况开展了一次调研,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一、我县文化遗产资源
1、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民间建造、制作与使用的物品,如房屋、古墓、雕刻、碑刻、工具、器皿、服饰等有形文物,我县主要有:
⑴墓葬: 高氏墓群、封氏墓群、周亚夫墓;
⑵古建筑: 舍利塔、千佛阁、无量殿、董子书院、董子祠、董子故居等;
⑶历史事件:隋末高士达农民起义、太平天国北伐、义和拳运动、捻军起义等;
⑷古今名人:董仲舒、魏廷珍、刘三章、张胄玄、高适、王任重、刘建章等;
⑸出土文物:我县目前发掘出土的文物有300多件,分瓷器、铜器、陶器、金银器、石刻(40件)等。
2、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我县主要有:
⑴民间文学
传说:太公井、鹰扬遗泽、高 宅、景州塔(舍利塔)、鞑子坟与火牛阵等;
趣闻:仲舒谑狐、高皆破案、脚趾甲多一块、魏探花与无量县、刘罗锅断神案、降河流蛤蟆干鼓肚等;
⑵民间舞蹈 高跷、秧歌(寸子、龙灯、狮舞、旱船、车子会、跑驴、莲花落、腰鼓舞、秧歌剧、疯秧歌、七巧灯、烤火舞)等;
⑶民间美术 剪纸
⑷民间工艺 杨庄笙、馓子、风筝、 ;
⑸民风民俗 婚礼(八字婚、拜堂、闹洞房、新娘回门等)、寿礼、丧礼、宗教礼(迎神驱鬼)、民俗节庆(春节、中秋节、庙会、猜灯迷、贴春联 )
⑹民间音乐 兰陵王入阵曲、大逛灯等;
3、待抢救挖掘的文化遗产
董子书院、董子祠、董子故居、运河文化、千佛阁、无量殿、丧葬礼仪(河渠一带的习俗)等。
以上足以说明我县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多样,门类齐全,数量众多,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二、我县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利用情况
长期以来,我县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认真执行文物保护的“五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城乡建设计划,财政预算,体制改革和各级领导责任制)”工作原则,确保了我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
1、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和修缮情况
景县文化遗产涉及的保护管理单位10个,其中国家文物保护单位3 个,有舍利塔、高氏墓群、封氏墓群;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有周亚夫墓;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个,有董子祠遗址、烈士陵园、赵义荆烈士墓(高卜)、陈跃元烈士墓(高卜)、李春元烈士墓(台辛庄)、石嘉植烈士墓(龙华村)。近年来,县委政府十分重视古迹文物的保护工作,对现有文物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利用措施,县政府拨专款650多万元,对文物景点的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治理,拆除了一大批有碍观瞻的建筑物,使周边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并对舍利塔进行维修,开辟塔下文化广场,对周亚夫墓进行保护管理,修建了“亚夫陵园”,对董子祠的复建和封氏墓群的开发利用进行规划设计,这些都为很好的利用我县文化遗产资源创造了条件。
2、文化遗产的搜集、整理情况
景县为文物大县,文物保护级别之高及数量之多均居衡水之首。近年来我县在文物保护管理、文物征集、文物调查、勘探发掘、文物陈列展示、鉴定管理、文物资料整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十几年来,我县一批政界文化界的学者文人,在县委政府领导的关照下,开展了文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出版了多项研究成果,如《景县文史资料》、《景州文选》、《历史的星空》、《景县文化研究文集》、《景州笔潭》、《景州金石》、《景县古今人物》、《景县史话》、《董仲舒研究资料》、《董仲舒与董氏渊源论丛》等,文化馆整理了民间舞蹈(疯秧歌、七巧灯)录像,这些文献为县委政府指导景县文化管理和经济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依据。
3、文化遗产资源的利用情况
近几年是我县文化研究迅速提升的阶段,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利用情况有了明显改善,修建了“亚夫陵园”、景州塔广场,董子祠和封氏墓群的开发利用也已列入规划,但总的来说我县文物资源的利用收效甚微。一是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严重不足,资源潜力尚未转化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实力。二是文化遗产资源大多没有得到系统地开发,既是开发利用的,其深度和广度也不够,景点都没有系统配套的参观和服
文档评论(0)